[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压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63062.8 | 申请日: | 2018-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3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于长莲;高晓明;吕欣;李惠梓;王玉霞;吴兴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21239 辽宁东来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点 压迫板 压迫器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股动脉穿刺 压迫器组件 动脉穿刺 方向压力 固定压迫 压力均匀 穿刺 止血 介入术 创面 束带 压伤 压迫 医护 感染 预防 应用 | ||
一种应用于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压迫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压迫器组件和约束带,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加有效的对股动脉穿刺过程后的穿刺点进行压迫,使压迫板压力均匀的作用于患者穿刺处,防止压迫板一个方向压力过大,造成创面局部压伤,预防穿刺点感染,便于医护人员固定压迫器,使压迫器达到适合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设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的机械性止血压迫器材。
背景技术
股动脉是介入治疗的常用途径,但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仍然是医务人员及介入工程人员所关心的问题。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动脉压迫止血器是利用机械性压迫与固定带相结合的原理,使穿刺点实现体外闭合而止血,具有缩短压迫和患者制动时间,节省医务人员体力,减少严重血管并发症发生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与器械相关的护理并发症发生,尤其是水泡发生率较高,给患者造成痛苦,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直接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相关因素:(1)压迫器的压迫板为矩形结构,其棱角易造成压迫板周围皮肤压伤;(2)仅有接触穿刺点部位的压迫板下有缓冲止血敷料,当在操作者旋转加压后,周边压迫板直接接触皮肤,易造成周边组织压伤;(3)约束带缺少可调整压迫板角度的调整带,导致压迫器调整困难,压迫部位受力不均、医务人员使用不便、患者舒适度差,也是导致皮肤压伤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针对问题(1),本实用新型压迫器的压迫板采用圆形结构,减少压迫板棱角对皮肤的压伤。针对问题(2),本实用新型压迫器,将压迫板上的缓冲止血敷料改为具有快速止血、超强吸收及抑菌防感染功能的壳聚糖,以达到快速止血、预防穿刺点感染的功能。并且在壳聚糖周围的压迫板上增加具有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此敷料具有亲水性、透气性、超薄可反复黏贴、保护皮肤的功能,增加患者舒适度,降低皮肤压伤的发生。针对问题(3),本实用新型压迫器增加2条约束调整带,便于医务人员应用时根据需要及患者体形对压迫板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压迫板压力均衡,避免因局部压力过大造成皮肤压伤。
本实用新型压迫器的结构包括压迫器组件和约束带,其中压迫器组件包括固定板、螺旋钮、压迫板、弹性保护层、壳聚糖保护层和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保护层,所述的压迫板、弹性保护层、壳聚糖保护层和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保护层均采用圆形结构,螺旋钮下端固定螺旋钮栓,螺旋钮栓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螺纹,固定板上设置螺旋钮栓调整孔,螺旋钮栓调孔内壁上设置有与螺旋钮栓第一旋转螺纹相匹配的第二旋转螺纹,第一旋转螺纹和第二旋转螺纹相匹配旋转,用于螺旋钮栓上下通过固定板,压迫板连接在螺旋钮栓的下部,与螺旋钮栓一体结构,弹性保护层以围合的状态套接到压迫板上,壳聚糖保护层粘贴到弹性保护层上,且壳聚糖保护层的面积小于压迫板,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保护层位于壳聚糖保护层外沿,并且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保护层粘贴在弹性保护层上,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保护层采用环形结构,壳聚糖保护层位于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保护层内孔中,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保护层外圆周长大于压迫板的周长,所述的固定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约束带固定口,固定板上下两端分别设置调整约束带固定口,所述的约束带包括第一约束带、第二约束带、第三约束带、第一约束调整带和第二约束调整带,其中第一约束带和第二约束带分别固定在固定板左右的约束带固定口上,第一约束调整带和第二约束调整带分别固定到固定板调整约束带固定口上,所述的第二约束带上固定连接第三约束带,所述的第一约束带、第二约束带和第三约束带上一侧面分别缝制有粘贴粘扣,第三约束带另一个侧面缝制有粘贴粘扣。
所述的约束带采用能够与粘贴粘扣相粘贴固定的弹性棉织材料。
所述的弹性保护层采用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30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妇产科止血钳
- 下一篇:一种新型心血管用造影按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