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变电源用的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9453.2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2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李小鹤;周晓峰;范蠡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刚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电源 缓冲弹簧 缓冲杆 防护装置 底板 活动套接 电子辅助装置 减震 本实用新型 缓冲保护 内部元件 回复性 底端 盒体 颠簸 震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辅助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逆变电源用的防护装置,包括逆变电源本体,所述逆变电源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中部活动套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缓冲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逆变电源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盒体。该逆变电源用的防护装置,通过连接块、缓冲杆和缓冲弹簧的配合下,同时利用缓冲弹簧的回复性,避免了逆变电源本体在受到颠簸震动时造成内部元件损坏现象的发生,从而达到了减震缓冲保护逆变电源本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逆变电源用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晶闸管电路把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这种对应于整流的逆向过程,定义为逆变,例如:应用晶闸管的电力机车,当下坡时使直流电动机作为发电机制动运行,机车的位能转变成电能,反送到交流电网中去,又如运转着的直流电动机,要使它迅速制动,也可让电动机作发电机运行,把电动机的动能转变为电能,反送到电网中去。
逆变电源在车辆运行中,因车辆的晃动会导致逆变电源受到颠簸,进而造成其损坏,同时在炎热的夏天只通过逆变电源上的散热孔进行散热微乎其微,严重时造成逆变电源损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逆变电源用的防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电源用的防护装置,具备减震缓冲和减少损坏等优点,解决了逆变电源在车辆运行中,因车辆的晃动会导致逆变电源受到颠簸,进而造成其损坏,同时在炎热的夏天只通过逆变电源上的散热孔进行散热微乎其微,严重时造成逆变电源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减震缓冲和减少损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逆变电源用的防护装置,包括逆变电源本体,所述逆变电源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中部活动套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缓冲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逆变电源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逆变电源本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液体盒,所述盒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输出轴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驱动马达的一端固定套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逆变电源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中部活动套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延伸至稳定块的外部并固定套装有扇叶,所述传动轴的中部固定套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通过齿链与驱动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所述逆变电源本体远离驱动马达一侧的顶部固定套接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远离驱动马达的一端延伸至逆变电源本体的内部,所述驱动杆的外表面与逆变电源本体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与稳定块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与稳定块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一侧延伸至逆变电源本体的内部,所述散热片的另一侧延伸至液体盒的内部,所述散热片的外表面与液体盒固定套接。
优选的,所述逆变电源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倾斜角度为四十五度。
优选的,所述液体盒底部的右侧固定连通有出液管,且出液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电源用的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逆变电源用的防护装置,通过连接块、缓冲杆和缓冲弹簧的配合下,同时利用缓冲弹簧的回复性,避免了逆变电源本体在受到颠簸震动时造成内部元件损坏现象的发生,从而达到了减震缓冲保护逆变电源本体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刚,未经张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9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