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载服务器的散热系统、车载服务器及自动驾驶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58730.8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3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图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H01L23/4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车载服务器 风扇组 散热系统 自动驾驶 出风口 进风口 箱外壳 鳍片部 在机 散热器 导热机构 高压风流 本实用新型 电子元器件 方向延伸 散热单元 平面相 散热 夹设 平行 汽车 垂直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服务器的散热系统、车载服务器及自动驾驶汽车,其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散热系统包括:第一风扇组,其安装在机箱外壳的进风口;第二风扇组,其安装在机箱外壳的出风口,第一风扇组和第二风扇组使得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由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的高压风流;设置在机箱外壳中的散热单元,其包括:导热机构、热管以及散热器;导热机构包括夹设住热管一端的热管座和热管盖,热管盖具有本体和沿垂直于本体方向延伸的鳍片部,热管盖的鳍片部之间具有间隙,高压风流的流向与鳍片部之间的间隙所在的平面相平行,热管的另一端与散热器相连。本申请能够进一步提高热管对车载服务器中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载服务器的散热系统、车载服务器及自动驾驶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为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通常会在自动驾驶车辆中设置一台车载服务器,该车载服务器与自动驾驶车辆上安装的图像采集设备相电性连接以及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系统相电性连接。车载服务器用于对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及时路面图像或视频进行计算分析,进而进行决策以对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控制,最终实现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
实用新型内容
对于车载服务器而言,由于自动驾驶涉及的技术较为复杂,需要设置的车载端计算机服务器功能十分强大,其不仅计算能力强、处理效率高,因此,与普通的计算机服务器相比,车载端计算机服务器内部可能安装的电子元器件数量更加庞大。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在高速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进而使得电子元器件本身和车载服务器内部温度均大幅升高,尤其对于电子元器件而言,例如CPU、GPU等,其自身会产生大量热量致使自身温度急剧升高,之后会造成其运行速度的下降,甚至会导致该电子元器件的失常或损坏,因此,对该类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热管传热的方式对该类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具体而言,将热管一端的末端与该类电子元器件相紧贴或通过导热硅脂相贴合,热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不同类型的散热片,再加以风扇吹散热片。上述方式的散热能力能够满足普通条件下的电子元器件,但是对于自动驾驶车辆而言,其经常会在夏日高温天气下在户外阳光中行驶,整个车辆在太阳暴晒下温度都会急速升高。另外,自动驾驶车辆在行使过程中,电子元器件中的GPU为了满足自动驾驶车辆对采集的路面图像视频的算法处理而实现车辆的自动行使,其基本一直处于满载负荷的工作状态,因此散热量和升温速度极快。基于上述两点情况,所以还需进一步优化以提升和控制对电子元器件的散热能力,从而满足目前更高的散热要求。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服务器的散热系统、车载服务器及自动驾驶汽车,其能够进一步提升散热单元对车载服务器中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车载服务器的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
第一风扇组,其安装在机箱外壳的进风口;第二风扇组,其安装在机箱外壳的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风扇组和第二风扇组使得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由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方向的高压风流;
设置在所述机箱外壳中的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导热机构、热管以及散热器;所述导热机构包括夹设住所述热管一端的热管座和热管盖,所述热管盖具有本体和沿垂直于本体方向延伸的鳍片部,所述热管盖的鳍片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高压风流的流向与所述鳍片部之间的间隙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热管的另一端与散热器相连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扇组的进风端处。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沿水平方向延伸并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高压风流的流向与相邻所述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所在的平面相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图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图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87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