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民用枪瞄抗震调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8137.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6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腾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G1/14 | 分类号: | F41G1/14;F41G1/28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5010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支架 调焦 图像传感器 光学透镜 导轨 本实用新型 吸能缓冲器 枪瞄 调焦机构 精密仪器 抗冲击力 分划线 缓冲 吸能 抗震 射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民用枪瞄抗震调焦机构,包括光学透镜、调焦凸轮、图像传感器、传感器支架、调焦导轨、吸能缓冲器和瞄具体;在瞄具体与光学透镜之间设置有传感器支架,且传感器支架通过吸能缓冲器与瞄具体连接,在传感器支架上设置有调焦导轨和调焦凸轮,调焦凸轮设置在传感器支架上部,调焦导轨设置在传感器支架下部;图像传感器设置在光学透镜与传感器支架之间,且图像传感器固定安装在传感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枪瞄的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采用电子分划线保证了作为精密仪器瞄具的射击精度,采用了缓冲吸能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瞄具的抗冲击力的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光学仪器设备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民用枪瞄抗震调焦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国外允许民间使用枪械打猎,从而使得国内生产民用瞄具出口的产量非常巨大。但由于瞄具工作在高频次,高冲击力的环境下,如果采用一般的调焦设计并不能很好的保证射击精度,因此,一些出口枪瞄质量差,性能不稳定的问题非常普遍。由于射击过程中发射子弹的强大冲击力作用与瞄具上,引起瞄具的零位走动,光学结构失调,机械结构破坏等问题,其中光学系统的活动部分调焦结构尤其容易受到破坏。
在实弹射击中瞄具受冲击的特点是:(1)冲击发生时动能传递时间非常短。(2)冲击震荡是非周期的。(3)受冲击的运动是瞬态衰减运动。因此设计抗震调焦机构重点是要解决结构耐久性的问题,也就是在受冲击后形态低损或无损恢复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设计一个在高频次,高冲击力的环境下可以稳定工作的调焦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民用枪瞄抗震调焦机构,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枪瞄的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采用电子分划线保证了作为精密仪器瞄具的射击精度,采用了缓冲吸能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瞄具的抗冲击力的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民用枪瞄抗震调焦机构,包括光学透镜、调焦凸轮、图像传感器、传感器支架、调焦导轨、吸能缓冲器和瞄具体;在所述瞄具体与光学透镜之间设置有传感器支架,且所述传感器支架通过吸能缓冲器与瞄具体连接,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设置有调焦导轨和调焦凸轮,调焦凸轮设置在传感器支架上部,调焦导轨设置在传感器支架下部;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在光学透镜与传感器支架之间,且所述图像传感器固定安装在传感器支架上。
进一步的,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X方向分划线调节按键,所述X方向分划线调节按键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引脚端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Y方向分划线调节按键,所述Y方向分划线调节按键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引脚端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CMOS图像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单片机微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枪瞄的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采用电子分划线保证了作为精密仪器瞄具的射击精度,采用了缓冲吸能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瞄具的抗冲击力的保护效果。
具体而言,光学物镜系统采用固定装配没有活动部件,抗振能力强;调焦方式采用导轨前后移动图像传感器的方式设计,由于传感器重量轻惯量小,受冲击力的影响也小;为了增强抗冲击力的能力,采用了弹簧吸能的方式设计;调焦运动采用在凸轮带动图像传感器的方式设计,它可以在保证调焦精度的同时配合图像传感器的吸能机构工作,凸轮机构具有自锁功能,配合吸能机构,能有效锁定图像传感器的位置,并能吸收震动产生的动能;瞄准分划线的设计采用电子驱动的方式设计,它没有机械活动部件,使结构更加简单,调焦精度完全由传感器的分辨率决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腾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腾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8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