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法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7764.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2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市华通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36 | 分类号: | B29C43/36;B29C43/52;B29L31/5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法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单元、下模单元和定位装置;上模单元与下模单元结构相互对称且一致并通过定位装置定位装配;上模单元包括上模本体、上模框架加强结构,上模框架加强结构设置在上模本体的内部,且沿着上模框架加强结构设置有油管,油管接头突出上模本体的左右侧壁,油管外设置有油管加热结构;下模单元包括下模本体、下模框架加强结构;下模框架加强结构,下方的油管及油管加热结构均与上模单元的结构对应一致的设置在下模本体内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销、上模定位座、下模定位座及导柱。本设备有效的提高整体空间的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并将整套设备的安装高度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湿法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对于内饰产品的生产线流程,采用的湿法成型模具,其模具的加热型面厚度较大,导热性能较差,且整体的质量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顶棚湿法成型模具方案给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顶棚湿法成型模具,能够解决内饰湿法成型模具中采用的轮廓型面厚度较大导致导热性能不足以及整个顶棚湿法成型模具轻量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法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单元、下模单元和定位装置;所述上模单元与下模单元结构相互对称且一致并通过定位装置定位装配。
所述上模单元包括上模本体、上模框架加强结构,上模框架加强结构设置在上模本体的内部,且沿着上模框架加强结构设置有油管,油管接头突出上模本体的左右侧壁,油管外设置有油管加热结构。所述下模单元包括下模本体、下模框架加强结构;
下模框架加强结构,下方的油管及油管加热结构均与上模单元的结构对应一致的设置在下模本体内部;所述下模框架加强结构的上表面左右侧边缘处设置有定位块。
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两个吊环,吊环之间的本体上均开设有叉车孔。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销、上模定位座、下模定位座及导柱,所述定位销位于下模本体上表面,
所述上模定位座、下模定位座分别位于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左右侧壁边缘并对应设置,所述导柱插设在下模定位座中心,导柱外围套设有导套。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框架加强结构和下模框架加强结构呈格栅形式,且格栅上的各个隔板上还开设有通孔。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格栅上的各个隔板上还开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磨具便于加热模块能快速传递热量,导热效率高,节约能源;同时避免了湿法成型模具边缘处导热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框架加强结构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在框架加强结构上开有轻量化的孔,降低了该汽车顶棚湿法成型模具的整体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法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单元、下模单元和定位装置;所述上模单元与下模单元结构相互对称且一致并通过定位装置定位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市华通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靖江市华通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7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炊事车车载炊事集中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开放式隔离电源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