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段式火道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6534.7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6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4 | 分类号: | F27D1/04 |
代理公司: | 52100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李余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道墙 填充料 砌体 本实用新型 火道墙结构 弓形 使用寿命 水平滑动 水平通道 水平通孔 自由膨胀 凹凸榫 分段式 挥发份 进入孔 耐火砖 膨胀缝 隔墙 火道 浆砌 拉裂 墙体 胀裂 胀缩 密封 收缩 平整 燃烧 分割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式火道墙结构,由墙体、拉砖和隔墙组成,通过水平滑动缝和弓形膨胀缝将火道墙分为五块,下两块上三块,全部材料均为耐火砖材质。正常运行时,火道墙分割的五块砌体沿长度和高度方向均自由膨胀收缩,这样胀缩应力大大降低,同时由于凹凸榫的存在,火道墙在厚度方向保持平整;五块砌体各自满浆砌筑,整体强度大大提高,不容易胀裂拉裂;来自料箱内的挥发份经水平通孔进入火道燃烧,由于水平通道长,填充料只能进入孔口一小段,既防止填充料漏入火道,又保证一定的密封。这样,既使火道墙的功能得到维持和改善,又使火道墙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敞开式阳极焙烧炉生产装置,尤其是涉及焙烧炉内一种分段式火道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炭素生产中要求将阳极制品焙烧,敞开式阳极焙烧炉中的火道内温度局部高达1300℃。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整体式中空火道墙结构形式,火道墙在冷热交替条件下整体膨胀收缩。这样导致的后果是:1、火道墙长度尺寸较大,整体膨胀收缩时变化幅度较大,火道墙深度尺寸较大,单墙自重接近甚至超过20吨,导致膨胀收缩时墙体内应力较大,容易产生砖体断裂现象,当底面滑动不畅或火道墙体破损时更容易产生扭曲变形,因而缩短火道墙使用寿命;2、为方便挥发份进入,火道墙一般采用竖缝不打浆或者打稀浆的砌筑方法,导致墙体竖缝处结合强度缺失或减弱,该处砖体被膨胀或收缩应力拉裂,与空竖缝连成一体形成贯穿性大裂缝,从而加剧火道墙体的破损和变形。随着火道墙长度深度越来越大的工艺需求,膨胀收缩应力越来越大,而耐火材料市场上同样价格耐火材料的高温性能却逐渐下降,致使前述两个后果越来越严重。显然,现有的整体式火道墙结构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段式火道墙结构,该结构制造简单,实施成本较低,有效缓解墙体断裂变形现象,使用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高,产品质量和产能得到保证,运行和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分段式火道墙由墙体、拉砖和隔墙组成,通过水平滑动缝和弓形膨胀缝将火道墙分为五块,下两块上三块,全部材料均为耐火砖材质。
其中,墙体为中空墙体结构,采用带榫槽的异型砖组合形式,全部砖缝均为满浆;中空墙总高度为5000~6000mm,长度为5000~6500mm;中空墙总厚度为450~600mm,其中中空部分厚度200~400mm。
砌筑墙体的异型砖上均设置水平通孔若干,一端开口于中空墙内,一端开口于墙外,是挥发份逸出通道;通孔直径为间距为50~100mm。
拉砖是带榫槽的异型砖结构,按规律均衡分布在墙体上,与墙体组合成一体,起稳定砌体结构和平衡气流的作用;拉砖截面面积应不小于100mm x150mm,间距约为300~500mm。
隔墙也是带榫槽的异型砖结构,将火道空心墙内空隔成“W”形通道,起折流烟气的作用;经隔墙分隔后,气体流通截面宽度保持在1000~1300mm;隔墙厚度为200~400mm,墙体内部设置膨胀缝。
水平滑动缝处于墙体一半标高位置并将其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缝内不打泥浆,全长填塞耐火纤维纸,以使上下两部分墙体保持相对顺畅滑动;该缝上下砖砌体仍维持凹凸榫对接,以便膨胀收缩滑动时起“导轨”作用;该缝与火道相通,火道内气流可能会有串漏,但流量极其轻微可忽略不计,另外该缝离炉面较远,不会导致外界空气串漏。
弓形膨胀缝设置于三道隔墙内部,具体为中间隔墙的下部,两端隔墙的上部;中间隔墙内的膨胀缝将下半墙体分为两块,两端隔墙内的膨胀缝将上半墙体分为三块,因而形成墙体的五块组合结构,膨胀缝的留设位置可防止火道内气流串漏;中间隔墙内的膨胀缝尺寸宽度为20~30mm,两端隔墙内的膨胀缝宽度为10~15mm;弓形膨胀缝之水平缝全长填塞耐火纤维纸,垂直缝全长完全填塞耐火纤维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6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冷机上水槽固定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复合长寿命炉口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