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涂布边缘厚度减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6416.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6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青;朱强;计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06 | 分类号: | B05C11/06;B05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度减薄 涂布边缘 涂布面 风刀 本实用新型 多维度调节 二次污染 负压抽风 出风口 可调的 可调和 涂布线 涂布液 下风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涂布边缘厚度减薄装置,包含设置在涂布面上方的至少一侧、在涂布面宽度方向可调和与涂布面夹角α可调的风刀,及设置在涂布面至少一侧、风刀出风口的下风向的负压抽风装置。该装置可进行多维度调节、可适用于各类涂布线的涂布边缘厚度减薄,该装置不与涂布液直接接触,避免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布工艺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涂布边缘厚度减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进行微凹涂布时,由于微凹涂布辊表面特殊的构造纹理,会导致在涂布过程中微凹辊的一端出现涂布液堆积的现象,进而会导致在涂布基材边缘上涂布液厚度要高于其他位置,待烘干后会出现图2(1)所示的边缘“凸起”。
这些单个“凸起”有时可能不足1μm的高度,但是经过收卷,此“凸起”层层叠加后总厚度可能达到数毫米之多,会造成收卷困难,甚至跑偏、产品出现褶皱等不良现象。
另外一方面,这些“凸起”可能在经过烘道后没有干透,只是表干,在收卷后会造成粘连,使产品质量受损,甚至报废。
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在收卷前将含有“凸起”的边缘进行切除,以满足收卷要求,这是一种事后补救的方法,并没有从源头来解决此问题。
另有技术是采用负压吸的方式来将“凸起”处过量的涂布液进行吸除,还是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吸嘴是要跟涂布液进行接触,在涂布液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在与吸嘴接触位置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凸起”,此方式只是缓解了这一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涂布边缘厚度减薄装置,其具有较好的“凸起”去除效果,并从源头上解决此问题。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涂布边缘厚度减薄装置,包含设置在涂布面上方的至少一侧、在涂布面宽度方向可调和与涂布面夹角α可调的风刀,及设置在涂布面至少一侧、风刀出风口的下风向的负压抽风装置。
风刀及负压抽风装置,可以依据涂布边缘出现“凸起”的现象来决定一侧还是两侧同时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风刀出风口为条缝状,宽度为0.05-0.5mm,长度为50-200mm,出口压力为1-10MPa。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风刀与涂布面夹角α为30-45°。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风刀出风口与涂布面的距离D为10-30mm。
上述出风口压力、风刀与涂布面夹角及风刀出风口与涂布面的距离,均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和现场调试得出优选数值范围,不会出现倒吹、或将异物吹到涂布面而形成污染。根据伯努利原理,在涂布面与出风口之间形成负压区,从而将边缘的涂布液带走,避免与涂布液的直接接触而造成二次污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负压抽风装置用于吸除风刀吹过来的夹杂有涂布液的气体,并经过气液分离装置将二者进行分离,避免涂布液对环境的污染。
所述风刀和负压抽风装置分别与相应的管路与之连接,以提供相应的正压或负压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该装置可进行多维度调节,可适用于各类涂布线。
2、该装置不与涂布液直接接触,避免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涂布边缘厚度减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涂布边缘厚度减薄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1)为涂布边缘“凸起”示意图,(2)为采用本申请装置去除“凸起”后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6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刀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模板涂胶机用的制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