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型冷藏车厢体的板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4881.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9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军;谢峰;钱海燕;于涛;杨安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 |
代理公司: | 31258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季萍<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213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块结构 冷藏车厢 强板 车厢体 金属 框体 保温隔热效果 保温发泡层 本实用新型 聚氨酯材料 真空隔热板 隔热胶棉 隔热效果 关闭操作 加强肋板 纳米反射 热量反射 太阳照射 真空隔热 重新调整 防撞板 隔热的 双面胶 下表面 空腔 面漆 内壁 喷涂 填充 配合 传递 太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车厢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新型冷藏车厢体的板块结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外金属层高强板,所述外金属层高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肋板。该用于新型冷藏车厢体的板块结构,通过外金属层高强板的上边面喷涂的纳米反射面漆,使得可以将太阳照射的热量反射,减少太阳传递的热量,通过两个防撞板之间填充的泡沫配合真空隔热板内开设的真空隔热空腔使得可以达到隔热的效果,通过为双面胶的隔热胶棉层配合为聚氨酯材料的保温发泡层使得该车厢体的板块结构的隔热效果更好,该车厢体的板块结构为一体,便于进行打开关闭操作,无需重新调整,从而可以实现具备保温隔热效果好且操作简单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车厢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型冷藏车厢体的板块结构。
背景技术
冷藏车厢主要用于运输对温度有要求的货物,比如需要保鲜类的物品,且冷藏车厢能够调节设定不同的温度来对货物进行保鲜以达到运输货物的短期保鲜的目的。目前,现有的冷藏车厢基本上都是通过在车厢内设置气囊,气囊在充气状态下与冷冻厢式车的厢体内侧壁抵靠形成密封,使气囊和厢体内侧壁之间形成隔热腔,需要保鲜的货物放置在隔热腔内,以尽可能的减少隔热腔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以达到隔温、保险的目的。
而在现有技术中,气囊是一整块的,且为了配合厢式车使用气囊的体积会比较大;当气囊重新与厢式车的厢体内侧壁相抵形成密封时,需要重新调整气囊的位置,且由于气囊是一整块且体积较大,导致上述两种做法在安装气囊时均需要不断的调整气囊的位置使其与厢式车的厢体内侧壁较好的贴合,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型冷藏车厢体的板块结构,具备保温隔热效果好且操作简单等优点,解决了操作复杂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型冷藏车厢体的板块结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外金属层高强板,所述外金属层高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和连接块,且弧形板固定连接在连接块的两端,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定位块固定连接在弧形板的下表面,所述防撞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真空隔热板,所述真空隔热板的内部开设有真空隔热空腔,所述真空隔热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胶棉层,所述隔热胶棉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发泡层,所述保温发泡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内金属层,所述外金属层高强板、加强肋板、防撞板、真空隔热板、隔热胶棉层、保温发泡层和内金属层的两端均与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金属层高强板的上边面喷涂有纳米反射面漆。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数量为八个,且每四个弧形板为一组,两组所述弧形板以定位块右侧面的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定位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撞板之间填充有泡沫。
优选的,所述外金属层高强板、加强肋板、防撞板、真空隔热板、隔热胶棉层、保温发泡层和内金属层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
优选的,四个所述弧形板与两个连接块之间形成椭圆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型冷藏车厢体的板块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4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