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热蒸汽碳化有机物尾气处理及热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4859.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4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符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亿尔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2254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热蒸汽 热循环利用系统 碳化有机物 尾气处理 本实用新型 吸收塔 布袋除尘器 过热蒸汽炉 空气换热器 旋风除尘器 旋风分离器 污染问题 吸收装置 烟气排放 依次设置 余热锅炉 喷淋塔 脱臭炉 引风机 有效地 干式 冷塔 烟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热蒸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热蒸汽碳化有机物尾气处理及热循环利用系统,其包括依次设置的旋风分离器、旋风除尘器、脱臭炉、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炉、空气换热器、半干急冷塔、干式吸收装置、布袋除尘器、引风机、喷淋塔、吸收塔和烟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热蒸汽碳化有机物尾气处理及热循环利用系统,可有效地、彻底地解决了烟气排放的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热蒸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热蒸汽碳化有机物尾气处理及热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印染中间体、食品等很多中间体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盐、高COD废水,此类废水的治理排放一直是化工废水行业的世界难题。经过多效蒸发、膜法过滤、喷烘形成的固体渣盐,只是从形式上把废液转变成固废形式,其本质上的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并没有消除。目前,相关技术中公开的过热蒸汽无氧碳化技术,可将渣盐中的有机物碳化裂解,从而使危废渣盐变成可利用的工业副产品,或普通固废,从而反推解决了高COD、高盐的工业废水的排放难题。过热蒸汽无氧碳化裂解有机物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有机物包括高盐中的各种有机物,也包括电子垃圾、油泥、污泥中的有机物,组分十分复杂,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尾气处理系统,过热蒸汽在碳化处理有机物,保护环境的同时,会同时产生新的污染物破坏大气环境。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热蒸汽碳化有机物尾气处理及热循环利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热蒸汽碳化有机物尾气处理及热循环利用系统,其包括依次设置的旋风分离器、旋风除尘器、脱臭炉、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炉、空气换热器、半干急冷塔、干式吸收装置、布袋除尘器、引风机、喷淋塔、吸收塔和烟囱;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风口用于连接碳化炉,碳化炉内待处理的物料在无氧条件下高温碳化裂解产生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依次进入旋风分离器、旋风除尘器、脱臭炉、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炉、空气换热器、半干急冷塔、干式吸收装置、布袋除尘器、引风机、喷淋塔、吸收塔和烟囱。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风分离器的数量与碳化炉的数量相同,所述旋风除尘器的数量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数量相同,每个旋风除尘器对应一旋风分离器,每个旋风分离器对应一碳化炉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连接一螺旋搅笼以进行粉尘输送收集。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内部具有一脉冲反吹式滤芯,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底部连接一螺旋搅笼以进行粉尘输送收集。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脱臭炉包括:二燃室/RTO蓄热式热力焚化炉,所述脱臭炉出来的烟气输送至所述余热锅炉。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余热锅炉生成的饱和蒸汽输送至所述过热蒸汽炉进行热源利用,所述余热锅炉设置有脱硝系统,所述余热锅炉出来的烟气输送至过热蒸汽炉。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热蒸汽炉生成的过热蒸汽输送至碳化炉,所述过热蒸汽炉包括:A炉和B炉,所述A炉和B炉分别与空气换热器连接,所述A炉和B炉分别利用所述余热锅炉出来的烟气余热。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干式吸收装置包括设置于布袋除尘器之前的烟气管路上的活性炭文丘里喷射反应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干式吸收装置包括设置于布袋除尘器之前的烟气管路上的消石灰干粉脱酸喷射文丘里反应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根据所述的过热蒸汽碳化有机物尾气处理及热循环利用系统的方法,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亿尔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亿尔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4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