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箱体及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54181.7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5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姜利文;朱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箱体 侧箱 底板 本实用新型 电池模组 电池技术领域 间隔设置 一次弯折 围合成 侧板 端板 卡接 平展 腔体 弯折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模组,该电池箱体包括底板;多个周向且间隔设置的外延件,外延件沿底板向外平展延伸形成;每个外延件至少一次弯折形成侧箱臂,侧箱臂与底板围合成电池箱体的腔体;其中,侧箱臂用于连接的端面弯折形成连接部,相邻的两个连接部卡接以将相邻的侧箱臂彼此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箱体具有能够快速的将端板与侧板进行连接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动力电池包为一种可充电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其中,为保障电池包的整体结构强度,实现汽车的安全行驶,位于电池包内部的电池模组的箱体结构强度也尤为重要。目前,电池模组的端板、侧板为单独的零部件,通常通过将端板与侧板焊接或铆接在一起形成电池模组箱体,以保障电芯能够稳定设置于电池模组的箱体内,或者通过增加板体厚度的方式,以增加电池模组箱体的结构强度。
现有技术的电池模组的箱体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端板与侧板连接处的强度,但是,现有技术中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将端板与侧板连接在一起较为繁琐,同时,需要投入较为昂贵的焊接设备,工艺复杂,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还增加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模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电池箱体的端板与侧板连接方式繁琐,进而造成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包括
底板;
多个周向且间隔设置的外延件,外延件沿所述底板向外平展延伸形成;
每个所述外延件至少一次弯折形成侧箱臂,所述侧箱臂与所述底板围合成所述电池箱体的腔体;
其中,所述侧箱臂用于连接的端面弯折形成连接部,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卡接以将相邻的所述侧箱臂彼此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侧箱臂包括:
至少两个端板,所述端板用于连接的端面弯折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
至少两个侧板,相邻的所述侧板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端板,所述侧板用于连接的端面弯折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
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弯折形成至少一个加强臂,所述加强臂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
所述加强臂位于所述电池箱体的空腔外。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臂为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后形成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抵接于两个所述加强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臂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加强部,两个所述加强部上均设有多个彼此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
所述加强臂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电池包的箱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弯折形成至少一个折弯臂,所述折弯臂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且所述折弯臂位于所述电池箱体的空腔外;
所述折弯臂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折弯臂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电池包的箱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臂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弯折部,两个所述弯折部上均设有多个彼此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位于所述电池箱体的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4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池安装的工具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