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3553.4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6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钟如永;宾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品冠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26 | 分类号: | B65G57/26;B65G47/26;B65G6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晓敏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机构 瓶子 扶正机构 上料机构 隔板 本实用新型 隔板供给 供给机构 抓瓶机构 码垛机 侧边 卡板 取放 储存 全自动化操作 配合 生产效率 占用空间 分离卡 出料 堆垛 扶正 上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包括输送瓶子的上料机构、储存和分离卡板的卡板供给机构、输送卡板和瓶子堆垛的输送机构、扶正瓶子和隔板的扶正机构、储存并取放隔板的隔板供给机构和取放瓶子的抓瓶机构,所述卡板供给机构与输送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一端,所述上料机构和扶正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抓瓶机构与上料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边,所述隔板供给机构与扶正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从瓶子上料至瓶垛出料实现全自动化操作,以代替人工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瓶码垛机。
背景技术
排瓶码垛机是将分散的瓶子通过输送线输送整理,然后在其码瓶工位码成一层一层叠起来的形成瓶子堆垛,简称堆垛,在堆垛中,处于最下方的为卡板,处于瓶层之间的为隔板;现有的码垛机普遍整台设备比较庞大,占用车间面积大,对车间场地的要求也比较高,不少车间场地有限的企业仍然采用人工上卡板和人工稳定瓶垛的方式,配合半自动化码垛机进行码垛,由于人工操作会因为易出错等因素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从瓶子上料至瓶垛出料实现全自动化操作,以代替人工提高生产效率的全自动排瓶码垛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排瓶码垛机,包括输送瓶子的上料机构、储存和分离卡板的卡板供给机构、输送卡板和瓶子堆垛的输送机构、扶正瓶子和隔板的扶正机构、储存并取放隔板的隔板供给机构和取放瓶子的抓瓶机构,所述卡板供给机构与输送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一端,所述上料机构和扶正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抓瓶机构与上料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边,所述隔板供给机构与扶正机构相互配合,且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一传送架,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带在第一传送架上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传送机构、给经过的瓶子计数和挡住瓶子使瓶子紧密排列的排列机构、排列平台、将瓶子从传送机构上推至排列平台上的推瓶机构和与推瓶机构相互配合的限位机构;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传送架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二传动带在第二传送架上转动;
所述排列机构包括分别位于第二传送带侧边的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与第二气缸相互配合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二气缸面对面设置,且分别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两侧;
所述推瓶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滑块组件和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位于第一气缸和第一光电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三电机通过第三滑块组件连接并驱动第三推板往排列平台的方向往返移动;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和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气缸驱动第三限位板上下移动。
所述排列平台设置在第三限位板远离第三推板的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抓瓶机构包括第四固定架、第四电机、第四滑轨、第五电机、第五滑轨和第一机械手,所述第四滑轨沿X轴方向固定设置在第四固定架上,所述第五滑轨沿Z轴方向滑动设置在第四滑轨上,所述第四电机通过皮带组件驱动第五滑轨在第四滑轨上往返移动,所述第一机械手滑动设置在第五滑轨上,所述第五电机通过皮带组件驱动第一机械手在第五滑轨上往返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第五固定架、第四气缸、第四固定条、第五气缸、第五固定条和可取放瓶子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五固定架滑动设置在第五滑轨上,所述第四气缸和第五气缸均固定设置在第五固定架上,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第四固定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五固定条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品冠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品冠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3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