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细扁线灌胶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53314.9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3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海;董志勇;陈家驱;简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田电工(台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黄国勇 |
| 地址: | 529262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细 扁线 灌胶模具 磨具本体 灌胶 本实用新型 漆包线 砂纸 研磨 放置孔 节约 适配 模具 环保 开口 水资源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节省大量模具、砂纸,节约人力,还能节约大量水资源,更加便捷环保的微细扁线灌胶模具及微细扁线截面的研磨方法。微细扁线灌胶模具包括磨具本体,磨具本体上设有灌胶空间,磨具本体上设有与灌胶空间相连通的开口,磨具本体上还设有与灌胶空间底部相连通的与微细扁线相适配的缝隙和/或若干个微细扁线放置孔。可见微细扁线灌胶模具的结构非常简单,使用方便,还可以重复使用,成本低还环保。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漆包线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微细扁线灌胶模具。
背景技术
漆包线的质量检查一般是通过漆包线的截面来确定。现有获取漆包线的截面的技术就是通过模具绕线放置治具中,然后使用压克力树脂粉和压克力固化剂配置灌胶,待固化硬后,再使用手动磨抛机进行研磨、抛光,最后通过显微镜确认截面里的导体与绝缘层、自粘层是否清晰明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有:
1、耗费时间过长,平均每一个截面需耗费几个小时;
2、耗费大量模具、砂纸、水资源,不能重复利用;
3、耗费人力和力气;
4、方法把握不了,不方便统一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节省大量模具、砂纸,节约人力,还能节约大量水资源,更加便捷环保的微细扁线灌胶模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微细扁线灌胶模具包括磨具本体,所述磨具本体上设有灌胶空间,所述磨具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灌胶空间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磨具本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灌胶空间底部相连通的与微细扁线相适配的缝隙和/或若干个微细扁线放置孔。
进一步,所述灌胶空间的底面与侧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
进一步,所述灌胶空间的底面为平面,若干个所述微细扁线放置孔均为直孔,所述直孔的开孔方向垂直于所述灌胶空间的底面。
进一步,若干个所述微细扁线放置孔沿着所述灌胶空间底部的中心向外分布。
进一步,所述缝隙位于所述灌胶空间底部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微细扁线灌胶模具包括磨具本体,所述磨具本体上设有灌胶空间,所述磨具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灌胶空间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磨具本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灌胶空间底部相连通的与微细扁线相适配的缝隙和/或若干个微细扁线放置孔。可见所述微细扁线灌胶模具的结构非常简单,使用方便,还可以重复使用,成本低还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微细扁线灌胶模具包括磨具本体1,所述磨具本体1上设有灌胶空间2,所述磨具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灌胶空间2相连通的开口3,所述磨具本体1上还设有与所述灌胶空间2底部相连通的与微细扁线4相适配的若干个微细扁线放置孔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灌胶空间2的底面与侧面之间采用圆弧7过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灌胶空间2的底面为平面,若干个所述微细扁线放置孔6均为直孔,所述直孔的开孔方向垂直于所述灌胶空间2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微细扁线放置孔6沿着所述灌胶空间2底部的中心向外分布。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田电工(台山)有限公司,未经松田电工(台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33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类寄生虫压片装置
- 下一篇:农药残留检测样品预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