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换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2639.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4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何艳兵;郑杰才;邓鹏;谭志军;杨信建;刘尔彬;陈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7 | 分类号: | B23Q3/157 |
代理公司: | 44288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嘉舜;孙中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柄 弹性限位件 安装块 仿型面 本实用新型 支架 刀具 机器人 配合 自动换刀机构 一体化装置 自动化操作 弹性抵触 生产效率 外部轮廓 外轮廓 仿型 换刀 夹紧 通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换刀机构,包括支架,还包括安装块、弹性限位件、刀柄;安装块安装在支架上,安装块设有仿型面,刀柄的外轮廓与仿型面配合,弹性限位件安装在仿型面上,弹性抵触刀柄。本实用新型根据通用刀柄外部轮廓配合仿型面,用弹性限位件夹紧刀柄,配合机器人克服弹力,更换刀具,可避免人工更换刀具的不便及繁琐的步骤,方便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为机器人焊铣一体化装置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能够简化工序,保证换刀后的定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换刀机构。
背景技术
针对于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兴起,焊后铣削工作方便、简单、易操作。因此集成了搅拌摩擦焊和铣削于一体的设备装置在市场上逐渐增多,但都是手工更换刀具,这样对于频繁更换刀具的生产制造是比较耗时费力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不利于量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换刀机构,其能解决手动更换刀具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换刀机构,包括支架,还包括安装块、弹性限位件、刀柄;所述安装块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安装块设有仿型面,所述刀柄的外轮廓与所述仿型面配合,所述弹性限位件安装在所述仿型面上,弹性抵触所述刀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限位件为弹性滚珠,所述弹性滚珠安装于所述仿型面,所述弹性滚珠抵触所述刀柄。
进一步地,所述刀柄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刀具。
进一步地,所述刀柄和仿型面的数量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刀柄有六个,所述安装块有六个,每个安装块上设有一个所述仿型面,一所述刀柄的外部轮廓与一所述仿型面上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设有导向槽,所述刀柄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块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换刀机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覆盖部分所述安装块,防止灰尘附着在所述安装块的安装平面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根据通用刀柄外部轮廓配合仿型面,用弹性限位件夹紧刀柄,配合机器人克服弹力,更换刀具,可避免人工更换刀具的不便及繁琐的步骤,方便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为机器人焊铣一体化装置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能够简化工序,保证换刀后的定位精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换刀机构一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换刀机构的另一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换刀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中:10、支架;20、安装块;21、仿型面;22、导向槽;30、盖板;40、刀柄;41、刀具;50、弹性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26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加工中心刀库用嵌入式防转刀臂
- 下一篇:一种双点浮动定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