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插片式IO的中心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1215.7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0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夏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实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6;H01R12/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键位 平直 外部接头 弯折 中心端子 插片式 上端 下端 线路板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 安装卡扣 四角位置 接头槽 金属片 圆弧状 安装方便 并列安装 接头焊接 中部位置 键位槽 卡合块 弯折的 卡合 柱头 焊接 通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插片式IO的中心端子,包括本体、平直键位、弯折键位、外部接头、内部接头和线路板安装槽,所述本体上端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安装卡扣,下端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卡合柱头,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合块,所述本体一侧开设有键位槽,另一侧开设有外部接头槽和内部接头槽,所述线路板安装槽设置于外部接头槽和内部接头槽中部位置,一侧安装卡扣后方,所述平直键位上端呈圆弧状,下端为平直的金属片,所述弯折键位上端呈圆弧状,下端为中部弯折的金属片,所述平直键位和弯折键位并列安装,所述平直键位与外部接头焊接,所述弯折键位与内部接头焊接。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通过中心端子的安装方便了插片式IO间的前后通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插片式IO的中心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力从繁杂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越来越多的机器和控制系统被应用到生产作业中,并且,由机器和控制系统加工制作出来的产品和规格更加统一,产品的质量更有保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生产作业环境多是由一个中央控制器来操控整个生产线上的装置和设备,这样便于整个生产线进行统一作业。举个例子,将工业生产线上的多个传感器(例如,位置传感器)和多个执行机构(例如,刺绣生产线上的刺绣器)都接到中央控制器上,上述各个部件的具体连接方式需要根据生产作业环境的空间大小、部件的具体安装位置以及用户的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来进行导线的布置。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作业环境现场的线路会较多,特别是执行机构的体积较大,数量较多时,中央控制器与执行机构之间的连接非常复杂,既要考虑到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又要考虑到执行机构的正常作业,而接线问题所造成的生产成本过高,干扰过大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控制信号的正常传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大多数厂家都会采用IO模块,来实现对接线的整理,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的便捷实现,但现有的IO模块大多还需要使用数据线来实现模块间的通讯,不利于接线的整理与收纳,也容易造成因接线错误而导致的数据通讯出错,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需要我们研发一种用于IO模块间通讯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插片式IO的中心端子,该中心端子设计新颖,结构合理,通过中心端子的安装方便了插片式IO间的前后通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插片式IO的中心端子,包括本体、平直键位、弯折键位、外部接头、内部接头和线路板安装槽,所述本体上端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安装卡扣,所述本体下端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卡合柱头,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合块,所述本体一侧开设有键位槽,另一侧开设有外部接头槽和内部接头槽,所述线路板安装槽设置于外部接头槽和内部接头槽中部位置,一侧安装卡扣后方,所述平直键位上端呈圆弧状,下端为平直的金属片,所述弯折键位上端呈圆弧状,下端为中部弯折的金属片,所述平直键位和弯折键位并列安装,所述平直键位与外部接头焊接,所述弯折键位与内部接头焊接。
优选地,所述平直键位和弯折键位安装在键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外部接头安装在外部接头槽内,所述内部接头安装在内部接头槽内。
优选地,所述安装卡扣上端设置有梯形倒勾。
优选地,所述卡合柱头呈“T”字型。
优选地,所述卡合块下端设置有梯形倒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通过中心端子的安装方便了插片式IO间的前后通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实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实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1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