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变性颗粒豆粕加工用脱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1036.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9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宋培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长德蛋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7/04;A23J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50314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料 支杆 转轴 本实用新型 豆粕加工 驱动机构 脱溶装置 链条 安装块 从动轮 低变性 支撑板 主动轮 合页 电机 挡板 顶端安装 进料机构 内部连接 外部表面 端表面 搅拌叶 安置 出料 动轮 豆粕 贴合 脱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变性颗粒豆粕加工用脱溶装置,包括支杆、外壳和转轴,所述支杆的上方固定有外壳,所述转轴分布于外壳的内部中心,其中,所述支杆的右侧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链条和从动轮,且电机的左侧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上方安置有链条,且链条的顶端安装有从动轮,所述外壳的顶端安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转轴的外部表面贴合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连接有搅拌叶,所述外壳的右端表面固定有合页,且合页的下方连接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便于上料能够对上料量进行控制,不会出现上料量过多的情况,能够对内部成堆的豆粕进行充分脱溶,且出料时不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粕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变性颗粒豆粕加工用脱溶装置。
背景技术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又称大豆粕,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对豆粕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到专用的脱溶装置对其脱溶。
然而,现有的脱溶装置不便于进行上料,难以对上料量进行控制,容易出现上料量过多,导致装置无法对内部过多的豆粕进行同时脱溶而影响到产出豆粕质量的情况,内部成堆的豆粕难以进行充分的脱溶,导致产出豆粕的质量较低,较为麻烦,且不便于将完成脱溶的豆粕取出,取出豆粕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低变性颗粒豆粕加工用脱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变性颗粒豆粕加工用脱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脱溶装置不便于进行上料,难以对上料量进行控制,容易出现上料量过多,导致装置无法对内部过多的豆粕进行同时脱溶而影响到产出豆粕质量的情况,内部成堆的豆粕难以进行充分的脱溶,导致产出豆粕的质量较低,较为麻烦,且不便于将完成脱溶的豆粕取出,取出豆粕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变性颗粒豆粕加工用脱溶装置,包括支杆、外壳和转轴,所述支杆的上方固定有外壳,所述转轴分布于外壳的内部中心,其中:
所述支杆的右侧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链条和从动轮,且电机的左侧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上方安置有链条,且链条的顶端安装有从动轮,所述外壳的顶端安置有进料机构,且进料机构的下方设置有脱溶室;
所述转轴的外部表面贴合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前端表面固定有螺丝,所述安装块的内部连接有搅拌叶,且搅拌叶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板,所述外壳的右端表面固定有合页,且合页的下方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与电机和转轴之间转动连接,且电机通过主动轮和链条之间的配合与从动轮构成链传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固定板、滑动槽、阻隔板和液压推杆,且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槽,并且滑动槽的内部安置有阻隔板,而且阻隔板的下方连接有液压推杆。
优选的,所述阻隔板通过滑动槽与固定板之间滑动连接,且阻隔板通过液压推杆与滑动槽之间的配合与固定板构成滑动平移结构,并且阻隔板之间关于外壳的竖直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通过螺丝与安装块之间的配合与转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搅拌叶通过转轴与外壳构成转动结构,并且搅拌叶之间关于转轴的圆心环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合页与外壳构成转动结构,且挡板的底端与出料板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并且出料板与外壳之间的夹角为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长德蛋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长德蛋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1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砂粉混搅机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