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补风装置及转底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6131.4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4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能杰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3/08 | 分类号: | C21B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朱静谦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风装置 补风管 转底炉 预热区 本实用新型 烟气流向 烟道 冶金技术领域 可燃气体 完全燃烧 助燃气体 出风口 炉顶 炉内 烟气 上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风装置及转底炉。补风装置安装在转底炉上,所述转底炉具有预热区,和位于所述预热区的烟气流向下游的烟道,所述补风装置包括补风管,补风管设置在所述预热区的炉顶上,用于向炉内补入助燃气体,所述补风管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烟道的烟气流向的上游,所述补风管与所述水平面具有设定的倾斜角度。本实用新型的补风装置具有可以使烟气内的可燃气体完全燃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风装置及转底炉。
背景技术
转底炉直接还原技术是铁矿粉经配料、混料、制球和干燥后的含碳球团加入到具有环形炉膛和可转动的炉底的转底炉中,在1350℃左右炉膛温度下,在随着炉底旋转一周的过程中,铁矿被碳还原。转底炉直接还原技术主要服务于利用难度大的劣质含铁资源,目前处理的原料有高炉转炉尘泥、铬铁矿、铜渣、镍渣等。由于其还原速度快、产品质量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生产铁的过程中还可以收集贵金属等优势,使得转底炉是世界非高炉炼铁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现有技术中,转底炉的炉区划分一般分为装料区、排烟区、预热区、中温还原区、高温还原区、控制还原区及出料区。炉内所需热源来自两方面:一是还原反应析出的CO,二是外部补充燃料。在不同的区域中析出的CO的量不同,因此,根据不同区域对温度及气体的要求,对各区供给的煤气量和空气量也不同。目前转底炉的各段供热中,燃气烧嘴布置在预热区、中温还原区、高温还原区和控制还原区炉墙两侧,分别为各区域提供所需的燃料,补风烧嘴安装在预热区及中温还原区的炉侧,用于把物料还原出的CO再燃烧,来提供炉温。在正常情况下,燃气烧嘴的火焰长度为炉内宽的1/3~1/2,炉膛中间为依赖辐射传热,炉内烟气流向与物料流向方向相反,烟气经过预热区从烟道排出。在烟气流向炉尾过程中,烟气流动方向与补风烧嘴和燃气烧嘴喷出气流方向垂直,使得部分燃料没完全燃烧就被烟气带走,高温烟气在遇到空气后其中的该部分没有完全燃烧的燃料会再次燃烧放热,使得排烟温度大于设计排烟温度,甚至会损坏烟道上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转底炉中燃料没有完全燃烧导致排烟温度大于设计温度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使燃料完全燃烧的补风装置,及设置有该补风装置的转底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补风装置,安装在转底炉上,所述转底炉具有预热区,和位于所述预热区的烟气流向下游的烟道,所述补风装置包括补风管,补风管设置在所述预热区的炉顶上,用于向炉内补入助燃气体,所述补风管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烟道的烟气流向的上游,所述补风管与所述水平面具有设定的倾斜角度。
所述补风管顺着所述烟气流向倾斜。
所述补风管与所述水平面倾斜20°-40°。
所述补风管与所述水平面倾斜30°。
所述补风管沿着烟气的流向设置有若干排,任一排所述补风管均布的设置在所述炉顶上。
还包括检测装置和阀门,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烟道上,用于检测烟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阀门设置在所述补风管上,用于控制所述助燃气体流量。
所述阀门为空气蝶阀。
所述补风管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空气风管连接,所述助燃气体为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转底炉,具有上述的补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能杰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赛能杰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61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高碳铬铁用电炉的净化烟道
- 下一篇:一种冶金炉料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