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户表进线零火线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3208.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1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海;郑松松;李娇;尹小明;黄慧军;王震宇;蔡卫国;刘丽;朱琪;陈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长兴县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33109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掉电检测电路 检测装置 载波电路 微控制器 过零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 电源电路 集中器 户表 配电网 集中器通信 火线检测 双模通信 通信方式 通信盲区 波电路 总线 进线 电路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表进线零火线检测系统,包括集中器和检测装置,所述集中器设于配电网总线上,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户表内,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源电路、掉电检测电路、RF电路、微控制器和载波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为掉电检测电路、RF电路、微控制器和载波电路供电,微控制器分别与RF电路、载波电路和掉电检测电路相连,所述载波电路中包含有过零检测电路,过零检测电路与掉电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检测装置通过载波电路和RF电路与集中器通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电路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载波和无线双模通信,避免两种通信方式原本各自存在的通信盲区,使系统更高速率、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户表进线零火线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低压用户中,控制开关主要用于控制火线。若电表进线火线与零线反接,会造成用电设备的控制开关控制零线,即使在控制开关在断开的情况下,电器内部仍旧带电,带来极大安全隐患。此问题并不会影响用户正常用电,即用户和相关部门不易发现该问题,但若用户进行如更换灯泡、家庭电力线路维护等需要在断电情况下进行的作业时,极有可能会对用户或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双模通信、结构简单的户表进线零火线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户表进线零火线检测系统,包括集中器和检测装置,所述集中器设于配电网总线上,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户表内,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源电路、掉电检测电路、RF电路、微控制器和载波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为掉电检测电路、RF电路、微控制器和载波电路供电,微控制器分别与RF电路、载波电路和掉电检测电路相连,所述载波电路中包含有过零检测电路,过零检测电路与掉电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检测装置通过载波电路和RF电路与集中器通信。
集中器在工频过零信号到达时发送识别信号,识别信号经集中器调制后通过电力线传输给载波电路,载波电路接收识解调识别信号并将解调后的识别信号传输给微控制器;载波电路中过零检测电路检测户表进线处的过零信号并将过零信号传输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通过比较识别信号和过零信号判断户表进线零火线是否反接;过零检测电路还为掉电检测电路提供检测信号,掉电检测电路利用检测信号检测是否发生停电,RF电路和载波电路分别提供无线通信通道和载波通信通道,无线通信通道和载波通信信道能够使集中器、反接识别装置相互通信。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过零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13、R114、R115、R116、R117、电容C118、C119、C120、C104、C122、二极管D104、D107、稳压管D105、光耦U101和三极管Q100,所述电阻R113第一端与户表进线火线L相连,电阻R113第二端与电阻R114第一端相连,电阻R114第二端与二极管D104阳极相连,二极管D104阴极分别与电容C118第一端、电阻R115第一端、电阻C120第一端、稳压管D105阴极和光耦U101的发光二极管阳极相连,电容C118第二端、电阻R115第二端、电容C120第二端和稳压管D105阳极均与零线N相连,光耦U101的发光二极管阴极与三极管 Q100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00基极分别与电容C119第一端和电阻R116第一端相连,电阻R116第二端与零线N相连,电容C119第二端分别与三极管Q100发射极和二极管D107阳极相连,二极管D107阴极与零线N相连,光耦U101的光敏三极管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104第一端和+5V电压相连,电容C104第二端接地GND,光耦U101的光敏三极管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117第一端、电容C122第一端和微控制器输入端相连,电阻R117第二端和电容C122第二端均接地GN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长兴县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长兴县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3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