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激光光斑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2020.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1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安世民;尚徐明;张亚军;陈晓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伟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42 | 分类号: | G01J1/42 |
代理公司: | 河南广文律师事务所 41124 | 代理人: | 王自刚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斑 摄录组件 显示处理 测试电缆 远程激光 本实用新型 三脚架云台 供电电缆 供电组件 光斑检测 插头 壳体底部中心 原始视频帧 中心连接处 供电 传统激光 复杂背景 光斑位置 灰度分析 能量分析 数据交互 有效测试 组件连接 分辨率 后面板 测量 素材 储存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远程激光光斑检测系统,包括摄录组件、供电组件、显示处理组件、三脚架云台组件、测试电缆和供电电缆;摄录组件壳体底部中心安装在三脚架云台组件的上部中心连接处;测试电缆分别与摄录组件后面板的USB1插头、USB2插头和显示处理组件连接;供电组件通过供电电缆给显示处理组件供电;显示处理组件通过测试电缆给摄录组件供电和进行数据交互。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激光测量方法的不能有效测试远程激光光斑的缺陷,可在复杂背景下提取光斑,确定光斑位置、大小和形状,并作出光斑灰度分析和能量分析,确保光斑的有效性;储存原始视频帧率高,分辨率高,为之后的研究光斑提供了可靠的素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远程激光光斑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自从1960年科学家梅曼发明了红宝石激光器以来,激光应用于医学、军事、光学等各个领域。因为激光的相关光学的特性,迅速成为军事领域最为可靠的制导方式。激光参数对于激光设备来说尤为重要,基于激光光斑的分析对于研究激光参数的确定有重大意义。现阶段对于激光光斑的测试手段有许多,例如套孔法、刀口法、CCD法等;CCD(ChargeCoupled Device)是指电荷耦合元件;CCD法是指近距离(用于实验室检测)的基于电荷耦合元件相机白子光斑检测方法;但对于军事领域来说,动辄10公里以上的激光传播距离对于这些传统测量方法来说力不从心,因为上述传统方法多用多用于实验室环境下,并不符合战地情况下的复杂环境。简易、方便、快速、高效的远程激光光斑测量检测系统对于军事领域检测远程激光光斑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远程激光光斑检测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远程、高效检测激光光斑。
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远程激光光斑检测系统,包括摄录组件、供电组件、显示处理组件、三脚架云台组件、测试电缆和供电电缆;
所述摄录组件包括壳体、加温单元、电动变焦镜头、衰减片、窄带滤光片、CCD相机、控制电路和目视望远镜;加温单元通过螺丝固定在电动变焦镜头上;衰减片设置在电动变焦镜头对外方向;窄带滤光片一面设置在电动变焦镜头对内方向,另一面设置在CCD相机对外方向;CCD相机通过结构件固定在壳体上;控制电路通过螺柱固定在壳体上;电动变焦镜头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上;目视望远镜通过固定槽固定在壳体上;壳体后面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的电源指示灯、加温单元的加温指示灯和加温开关按钮、USB1插头和USB2插头、电动变焦镜头调焦+按钮、电动变焦镜头调焦-按钮、电动变焦镜头对焦+按钮和电动变焦镜头对焦-按钮;
摄录组件壳体底部中心安装在三脚架云台组件的上部中心连接处;测试电缆分别与摄录组件后面板的USB1插头、USB2插头和显示处理组件连接;供电组件通过供电电缆给显示处理组件供电;显示处理组件通过测试电缆给摄录组件供电和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显示处理组件包括光斑实时解析模块和显示屏;光斑实时解析模块的处理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光斑实时解析模块包括数据交互模块,图像数据化模块,数据灰度化模块,光斑过滤模块,光斑分析模块,光斑灰度能量化模块;显示屏上设置有实时视频区域,灰度直方图区域,实时视频处理区域,光斑参数区域,原始光斑灰度区域,原始光斑能量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伟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伟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2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