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梨树拉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0306.0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7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田延红;冯金华;李自霞;田永兵;郭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市熏衣风情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南阳市卧龙区老河滩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7/10 | 分类号: | A01G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枝装置 梨树 卡箍 左卡 本实用新型 柔性带 插孔 拉绳 螺杆螺母组件 首尾相连 有效解决 上端 传统的 上表面 插杆 拉枝 内插 省时 外壁 硬质 圆环 省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梨树拉枝装置,包括左卡箍和右卡箍,所述左卡箍和右卡箍通过两个螺杆螺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左卡箍和右卡箍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插孔,每个插孔内插接有一根插杆,所述插杆的上表面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上端连接有柔性带,所述柔性带能够首尾相连形成圆环。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梨树拉枝装置能够实现无需在地面上埋桩即可对梨树进行拉枝,省时省力,有效解决了传统的拉枝装置无法在硬质路面上使用的问题,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梨树拉枝装置。
背景技术
梨树拉枝主要是为了开张角度,促使枝条长势缓和,使其从营养生长向生殖方向转化。
目前,传统的拉枝方法是通过在地上安装地桩,然后将拉绳的两端分别与树枝和地桩相连接,通过地桩来实现拉枝,然而这种方法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当待拉的树枝较多时,则需要在地上埋设多根地桩,十分耗费人力物力,而且无法在硬质地面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梨树拉枝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拉枝装置需要在地面上埋设多根地桩,费时费力,无法在硬质路面上使用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无需在地面上埋桩即可对梨树进行拉枝,省时省力,有效解决了传统的拉枝装置无法在硬质路面上使用的问题,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梨树拉枝装置,包括左卡箍和右卡箍,所述左卡箍和右卡箍通过两个螺杆螺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左卡箍和右卡箍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插孔,每个插孔内插接有一根插杆,所述插杆的上表面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上端连接有柔性带,所述柔性带能够首尾相连形成圆环。
作为优选,两个螺杆螺母组件对称分布在左卡箍和右卡箍的两侧。
作为优选,多个插孔以左卡箍和右卡箍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左卡箍和右卡箍的上表面安装有弧形压条,所述弧形压条材质为橡胶。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带的首尾两端均设置有一排卡孔,所述卡孔内卡接有卡扣,当柔性带卷绕至首尾两端的卡孔重合时,所述卡扣能够卡入卡孔中将柔性带的首尾两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插杆的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底上枢轴安装有绕线辊,所述安装孔的孔口处安装有待刹车功能的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绕线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安装孔连通的过线孔,所述拉绳的下端穿过过线孔伸入到安装孔内并缠绕在绕线辊上。
作为优选,所述拉绳位于插杆上远离插孔的一端。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梨树拉枝装置能够实现无需在地面上埋桩即可对梨树进行拉枝,省时省力,有效解决了传统的拉枝装置无法在硬质路面上使用的问题,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卡箍和右卡箍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卡箍和右卡箍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插杆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插杆的内部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插杆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带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市熏衣风情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南阳市卧龙区老河滩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南阳市熏衣风情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南阳市卧龙区老河滩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0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遵循植物群落相生配置的生防生态林结构
- 下一篇:大树移植轮式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