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9368.X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4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欢;马庆英;张景天;潘新伟;杨建明;张连山;吴宏刚;孙广伟;张旭;金振泳;杨潇博;祝义民;邱静;张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滑板 桅杆 液压动力铣头 本实用新型 过渡板 滑枕 龙门 镗杆 加工工装 翼帆 拆卸方便 方便操作 进给运动 精度要求 龙门铣床 伸缩自如 可重复 外滑板 伸入 铣头 坐板 组装 保证 加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包括带有龙门铣滑枕(8)的龙门铣床和液压动力铣头,还包括连接在龙门铣滑枕(8)和液压动力铣头之间的镗杆(4)、设置在镗杆(4)一端上部的第一过渡板(5)、设置在镗杆(4)另一端端部的第二过渡板(6),以及安装在第二过渡板(6)前端的铣头坐板(9)。本实用新型通过龙门铣滑枕的进给运动带动液压动力铣头伸入桅杆内部进行内滑板的加工,满足设计的精度要求,达到各节桅杆的无误差精确安装,保证内滑板和外滑板之间配合紧密、伸缩自如。本实用新型小巧、便捷又实用。既方便操作、又能保证工件精度,组装、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风帆升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硬翼帆即T300K-80船风帆是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图1所示,硬翼帆的起升和承载,通过三节相互嵌套的桅杆来实现。如图2~4所示,其中第一节桅杆(1)的内部设有纵向的第一内滑板(101)。第二节桅杆(2)的内部设有纵向的第二内滑板(201)、第二节桅杆(2)的外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内滑板(101)相配合滑动的第二外滑板(202)。第三节桅杆(3)的外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内滑板(201)相配合滑动的第三外滑板(301)。上述各内、外滑板的长度约为2400mm,第一节桅杆与第二节桅杆、第二节桅杆与第三节桅杆的内滑板、外滑板之间的配合间隙只有0.5~1.2mm,对截面和长度都较大钢结构件,普通的加工方式很难达到。此外,内滑板、外滑板之间要求的同轴度、表面粗糙度等精度及配合的公差要求都较高,一旦出现超差、偏心或扭曲的情况,会引起桅杆无法安装。而且各桅杆的加工受空间布局和加工长度的限制,车间现有具备加工能力的机床设备,也无法直接加工出符合上述要求的内滑板。考虑到加工需求和现有设备利用等情况,急需设计一种可以依靠现有设备配合加工硬翼帆桅杆内滑板的加工工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与现有的设备配合使用的工装解决桅杆内滑板的加工精度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包括带有龙门铣滑枕的龙门铣床和液压动力铣头,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龙门铣滑枕和所述液压动力铣头之间的镗杆、设置在所述镗杆一端上部的第一过渡板、设置在所述镗杆另一端端部的第二过渡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过渡板前端的铣头坐板;所述镗杆与所述第二过渡板之间通过镗杆连接板。所述镗杆为内部设有呈十字支撑结构的长杆。所述第一过渡板的中部开有从下至上呈逐渐增大的阶梯槽、四周均设有与所述龙门铣滑枕卡接的U型卡槽;所述第二过渡板的中部开有容置所述铣头坐板的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镗杆连接板为中部带有通孔的矩形板。
优选的是,所述铣头坐板板面上开有容置所述液压动力铣头的通槽,并且所述铣头坐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过渡板连接。
本发明利用龙门铣床的进给加工原理,即采用镗杆将龙门铣床的龙门铣滑枕与液压动力铣头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通过龙门铣滑枕的进给运动带动液压动力铣头伸入桅杆内部进行内滑板的加工,满足设计的精度要求,从而达到各节桅杆的无误差精确安装,保证内滑板和外滑板之间配合紧密、伸缩自如。本发明小巧、便捷又实用。既方便操作、又能保证工件精度,组装、拆卸方便。经实际应用,该工装加工出的内导轨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确保了桅杆的安装和运行。可重复使用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硬翼帆的三节桅杆装配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硬翼帆的第三节桅杆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硬翼帆的第二节桅杆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硬翼帆的第一节桅杆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硬翼帆桅杆内滑板加工工装镗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9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胚铣面机
- 下一篇:一种手机壳体在线雕铣去水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