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道探入式抹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8869.6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5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肖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秀华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淄博川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5 | 代理人: | 高鹏飞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道探入式抹药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道探入式抹药器,其特征是,耳道探入式抹药器,其特征是,包括给药管体,在给药管体的顶端为给药端,安装有滚动上药机构;所述的给药管体内部中空,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的滚动上药机构包括外壳体、滚珠、内壳体和挡板,外壳体的长度为内壳体的3倍,外壳体和内壳体的中心线对齐,并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中部对称开有内凹槽用于容纳滚珠,使外壳体绕内壳体转动,内壳体粘贴在给药管体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采用比较缓和的方式为不易观察的耳道进行上药,避免直接滴入带来的不适感,并且可以保护耳膜。上药效率大大提高,也为病人带来良好的治疗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道探入式抹药器。
背景技术:
耳道内发炎或需要除菌时一般需要在耳道内滴入药液,但是直接往耳道内滴入药液病人的体验非常差。特别是耳膜有损伤的患者会加重病情。目前缺少一种使用方便,易于耳道内上药的辅助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可以方便为耳道内上药的耳道探入式抹药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耳道探入式抹药器,其特征是,包括给药管体,在给药管体的顶端为给药端,安装有滚动上药机构;所述的给药管体内部中空,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的滚动上药机构包括外壳体、滚珠、内壳体和挡板,外壳体的长度为内壳体的3倍,外壳体和内壳体的中心线对齐,并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中部对称开有内凹槽用于容纳滚珠,使外壳体绕内壳体转动,内壳体粘贴在给药管体的外壁上;
所述的挡板为圆环状固定在内壳体的上下两端,在外壳体相对应位置开有凹槽,挡板插入凹槽中,挡板与凹槽之间有间隙。
所述的外壳体、挡板和给药管体之间的空腔填充吸药棉,给药管体上与吸药绵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药液由给药管体进入通过开口被吸药棉吸收。
所述的外壳体为塑料壳体,并开有多个通孔。通孔用于渗出吸药棉吸收的药液。
所述的给药管体的手持端设置有圆形内凹,所述的圆形内凹为竖向排列的三个。
所述的中间位置的内凹为直径最大的圆形内凹。此种设计方便手指的拿捏,能够更稳定的进行滚动上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结构设置使外壳体绕给药管体自由转动,采用比较缓和的方式为不易观察的耳道进行上药,避免直接滴入带来的不适感,并且可以保护耳膜。上药效率大大提高,也为病人带来良好的治疗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给药管体;2、内壳体;3、滚珠;4、外壳体;5、吸药棉;6、挡板;7、凹槽; 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耳道探入式抹药器,其特征是,包括给药管体1,在给药管体1的顶端为给药端,安装有滚动上药机构;所述的给药管体1内部中空,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的滚动上药机构包括外壳体4、滚珠3、内壳体2和挡板6,外壳体4的长度为内壳体2的3倍,外壳体4和内壳体2的中心线对齐,并在外壳体4和内壳体2中部对称开有内凹槽用于容纳滚珠3,使外壳体4绕内壳体2转动,内壳体2粘贴在给药管体1的外壁上;
所述的挡板6为圆环状固定在内壳体2的上下两端,在外壳体4相对应位置开有凹槽7,挡板6插入凹槽7中,挡板6与凹槽7之间有间隙,此处设置间隙不会影响外壳体1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秀华,未经肖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8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