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两步加样实现微量全血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6537.4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7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昀地;周洪锐;魏华英;李轩;张粲;刘钟泉;马佳奇;王俊水;肖福磊;杨成志;李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8 | 分类号: | G01N33/58;G01N33/53;G01N33/536;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盖片 加样孔 微通道 废液槽 微流控 加样 本实用新型 微流控芯片 微量全血 样本流动 荧光标记 缓冲液 检测区 叠合 检测 样本 高灵敏度 全血样本 上下贯通 上表面 下表面 通孔 连通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两步加样实现微量全血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包括紧密叠合的微流控基片和微流控盖片,微流控基片的上表面沿样本流动方向依次间隔设有荧光标记区和检测区,微流控盖片的下表面开设有微通道,微通道的一侧设有废液槽,另一侧沿样本流动方向依次开设有上下贯通微流控盖片的缓冲液加样孔和样本加样孔,缓冲液加样孔和样本加样孔均与微通道相连通,废液槽的顶部设有连通废液槽与外界的通孔,微流控基片和微流控盖片紧密叠合时,荧光标记区和检测区均位于微通道内。本实用新型在提供简化的全血样本加样同时,能够保证高灵敏度及快速、准确的检测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外诊断与免疫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两步加样实现微量全血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能把化学和生物等领域中所涉及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一系列基本操作单元整合到一个微米尺寸的芯片上,通过微通道形成的网络实现对生物样品的低量、高灵敏与快速分离分析。
目前微流控的创新多集中于分离、检测体系方面;对芯片上如何引入实际样品分析的诸多问题,如样品引入、换样、前处理等有关研究还十分薄弱。在微流控样本预处理方面,绝大部分研究与实用新型仅仅是采用微流控技术和原理构建全血过滤或者血浆提取的装置,借助外力机械作用实现血浆的分离与提取。在微流控检测方面,一般需要传统的离心处理方式获得血浆作为样本,然后加到微流控芯片上实现检测。以上两种方式均将微流控的样本预处理与检测功能分裂开来,不能在一张微流控芯片上实现全血样本分离与检测的一体化,不利于微流控芯片实现自动化的检测,同时也不能满足现场快速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简单、快速、高效等特点的检测要求。
在传统的微流控芯片上加滤血膜的方式虽然实现血浆与检测的一体化,但滤血膜对样本的损耗也非常可观,通常需要加入较高的全血样本量(大于200μL)才能够达到灵敏度要求,同时此方法分离血浆时间较长,同样不利于POCT现场实时检测的特点,降低了临床患者的体验和应用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基于两步加样实现微量全血检测的微流控芯片,以解决现有微流控芯片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样本处理与检测分开以及芯片上常规的滤血装置使得样本用量大,时间长的问题,该微流控芯片提供了一种基于两步加样实现微量全血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及检测方法,在提供简化的全血样本加样同时,能够保证高灵敏度及快速、准确的检测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两步加样实现微量全血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包括紧密叠合的微流控基片和微流控盖片,微流控基片的上表面沿样本流动方向依次间隔设有荧光标记区和检测区,检测区包括包被在微流控基片上的检测位点T和质控位点C,微流控盖片的下表面开设有微通道,微通道的一侧设有废液槽,另一侧沿样本流动方向依次开设有上下贯通微流控盖片的缓冲液加样孔和样本加样孔,缓冲液加样孔和样本加样孔均与微通道相连通,废液槽的顶部设有连通废液槽与外界的通孔,微流控基片和微流控盖片紧密叠合时,荧光标记区和检测区均位于微通道内。
进一步的,微流控基片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检测区包括沿样本流动方向依次包被在微流控基片上的检测位点T和质控位点C。
进一步的,检测区包括沿样本流动方向依次包被在微流控基片上的第一检测位点T、第二检测位点T、第一质控位点C和第二质控位点C。
进一步的,第一检测位点T为NT-proBNP检测位点,第二检测位点T为BNP检测位点,第一质控位点C为NT-proBNP质控位点,第二质控位点C为BNP质控位点
进一步的,荧光标记区固定干燥有待检测项目的荧光标记抗体,检测位点T包被干燥有配对抗体,质控位点C包被干燥有偶联重组抗原的配对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6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