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力器输入轴复合油封压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6491.6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8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庆;陈超;赵永飞;丁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美桥汽车传动系统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封压头 压装 油封导向套 本实用新型 复合油封 压装结构 一端设置 仿形槽 取力器 输入轴 油封 参数变化 机械设计 推动气缸 压缩弹簧 伺服 传感器 活动套 内侧壁 油封装 壳体 压头 匹配 在位 配方 背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力器输入轴复合油封压装结构,包括压装主轴,所述压装主轴的一端设置有油封压头,所述油封压头包括第一油封压头和第二油封压头,所述第一油封压头的直径小于第二油封压头的直径,所述油封压头的外侧匹配活动套设有油封导向套,所述油封导向套的顶端与压装主轴之间的距离为压装行程,所述油封导向套的外圈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二油封压头的一端设置有油封仿形槽,所述油封仿形槽内侧壁设置有在位传感器,所述压装主轴背离油封压头的一侧设置有伺服推动气缸。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油封装配方向正确,同时通过压头的机械设计实现压装深度,定位更加准确,有效降低了壳体参数变化或者调整带来的压装质量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封压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取力器输入轴复合油封压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取力器作为四驱车型中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在四驱汽车行驶过程中作为主要的动力输出单元,其与变速箱总成进行对接,主动齿轮装配在前桥差速器壳体上,被动齿轮纵向布置,通过法兰与传动轴连接,将变速箱中动力取出并传递以满足整车的四驱要求;随着四驱车型在市场上越来越多,取力器总成的开发与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了关注。
取力器输入轴外油封压装到壳体内,有方向和距离的要求,图1为一种常见的取力器油封结构及其局部切面图,在取力器的生产装配过程中,操作员将油封放在压头上,然后通过电子伺服压机由上至下压装到壳体内,电子伺服压机的距离探测来实现油封压装位置的要求。
在上述过程中,油封在压装时可能会存在提前掉落的现象,若压机不能及时停下来,继续下压会造成空压或者将油封压坏的问题;或者若油封刚好落在壳体的孔内且油封正反方向发生改变,油封则被反方向的压装到产品内,最终导致漏件或者产品漏油。
另一方面,油封的压装位置由电子伺服压机的距离控制,可能会由于壳体的定位不当、或者壳体工装磨损、或者维修后造成的壳体定位位置的变化,导致油封压装的位置不符合图纸要求而造成油封压装配置偏移,最终导致产品漏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取力器输入轴复合油封压装结构,能够保证油封装配方向正确,同时通过压头的机械设计实现压装深度,定位更加准确,有效降低了壳体参数变化或者调整带来的压装质量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取力器输入轴复合油封压装结构,包括压装主轴,所述压装主轴沿着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油封压头,所述油封压头包括第一油封压头和第二油封压头,所述第一油封压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油封压头的直径,所述第一油封压头靠近所述压装主轴设置,所述油封压头的外侧匹配活动套设有油封导向套,所述油封导向套靠近所述压装主轴一侧的顶端与所述压装主轴之间的距离为压装行程,所述油封导向套的外圈设置有用于复位的压缩弹簧,所述第二油封压头背离所述第一油封压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卡嵌油封产品的油封仿形槽,所述油封仿形槽内侧壁设置有用于监控油封产品是否在位的在位传感器,所述压装主轴背离所述油封压头的一侧设置有伺服推动气缸。
优选的,所述油封仿形槽的外侧壁设置有辅助固定油封产品位置的吸附磁铁。
优选的,所述压装主轴和所述油封压头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装主轴和所述油封压头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优选的,所述压装主轴包括主轴壳体和主轴芯体,所述主轴壳体和所述主轴芯体之间通过若干个内六角锥端锁定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力器输入轴复合油封压装结构,通过在位传感器监控油封产品是否在位,如果在移动过程中油封产品掉落,压机程序会自动报警停止压装,有效避免了油封在压装时提前掉落而压机继续下压会造成的空压或者将油封压坏的问题;通过油封导向套靠近压装主轴一侧的顶端与压装主轴之间的距离为压装行程设计,来实现压装深度的控制,更加准确,有效降低了壳体参数变化或者调整带来的压装质量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美桥汽车传动系统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熟美桥汽车传动系统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6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枪管的前定位工装
- 下一篇:一种微电机和拨杆自动压接、检测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