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后废钢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6055.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2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姜恒新;耿连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3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料平台 下料仓 电动葫芦 废钢加料 下料管 钢包 电磁吸盘 导轨 废钢 本实用新型 同一水平面 底部连通 倾斜设置 加料 滑动 出料口 进料口 吸附 下端 开口 投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后废钢加料装置,包括钢包,钢包上方设有加料平台,加料平台上设有下料仓,下料仓进料口与加料平台位于同一水平面,下料仓底部连通有下料管,下料管倾斜设置,下料管出料口抵近钢包开口,加料平台的上方设有导轨,导轨上滑动设有电动葫芦,电动葫芦下端连接有电磁吸盘,通过控制电动葫芦及电磁吸盘吸附废钢并将废钢投放至下料仓内实现废钢加料,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加料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后废钢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常会产生大量的废钢,而在炉后的钢包中加入废钢既可调节钢水温度又可实现废钢的重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可大幅度节能,并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现有的炉后加废钢过程采用人工加料的方式进行,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后废钢加料装置,解决人工加废钢方式的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炉后废钢加料装置,包括钢包,钢包上方设有加料平台,加料平台上设有下料仓,下料仓进料口与加料平台位于同一水平面,下料仓底部连通有下料管,下料管倾斜设置,下料管出料口抵近钢包开口,加料平台的上方设有导轨,导轨上滑动设有电动葫芦,电动葫芦下端连接有电磁吸盘。
优选的,下料管上设有下料阀,下料管外壁设有下料阀的控制器,下料管下端底部设有红外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红外温度传感器和下料阀连接。
优选的,电磁吸盘上设有电磁控制器,电磁控制器分别与电磁吸盘和红外温度传感器连接。
优选的,下料管上端设有波纹管,波纹管上端与下料仓底部出口接通,下料管与加料平台通过伸缩杆连接,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于加料平台底部,伸缩杆下端铰接下料管下部外壁。
优选的,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
优选的,下料管上端侧壁设有除尘风管,除尘风管与下料管连通处设有金属网,除尘风管上设有负压集尘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控制电动葫芦及电磁吸盘吸附废钢并将废钢投放至下料仓内实现废钢加料,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加料效率,下料管倾斜设置避免废钢投入钢包引起钢水喷溅。
2、 通过在下料管下端底部设置的红外温度传感器获取钢包内钢水温度,控制器根据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下料阀开闭,避免出现钢包中钢水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后下料管仍继续下料,采用控制器自动控制下料阀开闭,提高操作精度,提升工作效率。
3、不需加料时,伸缩杆将下料管拉起,不占用空间,同时避免下料管内残留的废钢掉落引发安全事故。
4、下料管侧壁设置的除尘风管和除尘风管上的负压集尘器可收集处理废钢中夹带的尘土等杂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包,2-加料平台,3-下料仓,4-下料管,5-导轨,6-电动葫芦,7-电磁吸盘,8-下料阀,9-控制器,10-红外温度传感器,11-电磁控制器,12-波纹管,13-伸缩杆,14-除尘风管,15-金属网,16-负压集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所示,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60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风口流量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置有内部水道的精炼炉喂丝机水冷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