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铜排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3779.8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9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孙萌萌;杨再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013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嵌件 直流铜排 铜排 安装槽 互感 本实用新型 交流铜排 控制器 磁芯 磁芯安装槽 内部零部件 支座安装孔 线束端子 接线槽 减小 模具 占用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铜排支座,包括互感磁芯安装槽、直流铜排安装槽、交流铜排安装槽、接线槽、支座安装孔、若干直流铜排安装嵌件、若干交流铜排安装嵌件和若干线束端子安装嵌件,若干所述直流铜排安装嵌件设置于所述直流铜排安装槽。本实用新型将铜排支座和互感磁芯支座合二为一,可以同时起到安装铜排和互感磁芯的两个功能,极大地减小了原有两种支座所占用的空间,减少了控制器内部零部件数量和需开发的模具数量,降低了控制器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铜排支座。
背景技术
铜排支座在新能源汽车控制器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常用于安装铜排、线束接线端子,并在部件之间起到绝缘保护作用。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对控制器EMC能力要求的提高,在控制器中加入互感磁芯已是普遍做法。然而,由于铜排之间需要保证一定的电气和爬电间隙,铜排之间的搭接面积也有一定要求;同时,互感磁芯中需有铜排或导线穿过,且其自身也需要支座予以固定安装。
上述要求使得在目前的控制器中,铜排支座和互感铁芯支座占用过大空间,不仅给安装和整体结构布局带来不便,同时两种支座需要两副模具,增加了控制器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新型铜排支座,将铜排支座和互感磁芯支座合二为一,可以同时起到安装铜排和互感磁芯的两个功能,极大地减小了原有两种支座所占用的空间,减少了控制器内部零部件数量和需开发的模具数量,降低了控制器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铜排支座,其特点在于,所述新型铜排支座包括互感磁芯安装槽、直流铜排安装槽、交流铜排安装槽、接线槽、支座安装孔、若干直流铜排安装嵌件、若干交流铜排安装嵌件和若干线束端子安装嵌件,若干所述直流铜排安装嵌件设置于所述直流铜排安装槽中,若干所述交流铜排安装嵌件设置于所述交流铜排安装槽中,若干所述线束端子安装嵌件设置于所述接线槽中,所述支座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直流铜排安装槽和所述交流铜排安装槽的沉孔中,所述互感磁芯安装槽垂直地设置于所述新型铜排支座的外壁上,所述互感磁芯安装槽用于安装直流和三相互感磁芯。
优选地,所述互感磁芯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线束端子安装嵌件一侧的所述支座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直流铜排安装槽为槽状结构,所述直流铜排安装槽与所述线束端子安装嵌件匹配的第一结构位于所述接线槽中,所述直流铜排安装槽与所述直流铜排安装嵌件匹配的第二结构延伸至所述接线槽外。
优选地,所述交流铜排安装槽为槽状结构,所述交流铜排安装槽的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接线槽中。
优选地,所述直流铜排安装槽的深度为1.5mm,和/或所述交流铜排安装槽的深度为1.5mm。
优选地,所述直流铜排安装嵌件顶端比所述直流铜排安装槽上表面高 1mm,和/或所述交流铜排安装嵌件顶端比所述交流铜排安装槽上表面高 1mm。
优选地,所述直流铜排安装嵌件和所述交流铜排安装嵌件的内侧设置设有螺纹,所述螺纹用于安装紧固螺栓。
优选地,所述接线槽设置于所述新型铜排支座的顶部,所述接线槽的底端与所述直流铜排安装槽的底部、所述交流铜排安装槽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新型铜排支座的材质为PPS+40%GF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3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线槽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电缆间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