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配电台区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3533.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6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易斌;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监控系统 电网系统 储能电池 储能装置 低压负荷 配电台区 双极变流器 第一开关 控制指令 三相电流 三相电压 通信连接 拓扑结构 远程平台 并网 光伏 采集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电台区储能装置,包括:储能电池、BMS、第一DC/DC变换器、第二DC/DC变换器、DC/AC变换器和本地智能监控系统;第一DC/DC变换器、第二DC/DC变换器和DC/AC变换器构成双极变流器拓扑结构;储能电池分别与第一DC/DC变换器和BMS连接;第二DC/DC变换器连接有光伏接口;DC/AC变换器与电网系统的低压负荷并网;本地智能监控系统分别与第一DC/DC变换器、第二DC/DC变换器、DC/AC变换器和BMS通信连接;本地智能监控系统还用于采集电网系统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以及根据远程平台的控制指令控制第一DC/DC变换器与第二DC/DC变换器之间的第一开关,第一DC/DC变换器与DC/AC变换器之间的第二开关,DC/AC变换器与电网系统的低压负荷之间的第三开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低压台区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配电台区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配电台区电能质量问题对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是当前居民用电投诉的重点。造成台区电能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负荷增长带来的台区供电线路压降过大、配变重载或超载等。传统解决措施有新建台区、增大低压线径、配变增容、无功补偿等,其中以新建台区居多。新建台区方式项目实施周期长,且在台区负荷波动较大、负荷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易造成电力资产利用率低、电网投资效益低等问题。
储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在延缓配电设备扩容升级、提供无功支撑和改善电能质量方面具备潜在的应用价值。国内外已对储能装置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目前研究成果均局限于探讨储能装置对于改善配网电能质量、延缓配电设施扩容升级的方面的定性分析,未能充分考虑低压配电台区运行特性的差异性,尤其是配电台区低压接入的储能装置不能自适应台区运行工况进行主动调节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台区储能装置,使得配电台区低压接入的储能装置能够自适应台区运行工况,进行主动调节控制。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台区储能装置,包括:
储能电池、BMS、第一DC/DC变换器、第二DC/DC变换器、DC/AC变换器和本地智能监控系统;
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和所述DC/AC变换器构成双极变流器拓扑结构;
所述储能电池分别与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和所述BMS连接;
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连接有光伏接口;
所述DC/AC变换器与电网系统的低压负荷并网;
所述本地智能监控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所述DC/AC变换器和所述BMS通信连接;
所述本地智能监控系统还用于采集所述电网系统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以及根据远程平台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与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之间的第一开关,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与所述DC/AC变换器之间的第二开关,所述DC/AC变换器与所述电网系统的低压负荷之间的第三开关。
可选地,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
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DC/AC变换器连接;
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的通信端与所述本地智能监控系统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第一端连接有所述光伏接口;
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第二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DC/AC变换器连接;
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通信端与所述本地智能监控系统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3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蓄储互补系统
- 下一篇:直流输电功率旁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