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培养基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3112.8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4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林;李春红;黄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益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中国医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培养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培养基皿,它包括平皿本体、皿盖、皿底和立板,立板包括第一环状立板及所述第二环状立板,第一环状立板及所述第二环状立板均与所述皿盖的上表面连接,第一环状立板、第二环状立板及皿盖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凹槽,第二环状立板的侧内壁设有加强筋,所述的皿盖与皿底之间设有平皿闭锁结构,所述的计数网格线位于皿底底部,皿盖上部直径设置为50‑54mm,皿盖底沿的宽度设置为54‑56mm,皿盖底部直径设置为55mm,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改进型培养基皿,解决培养基经野蛮运输后掉板问题及客户使用后培养基收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改进型培养基皿。
背景技术
培养皿作为微生物检测用具在食品、药品及医疗卫生行业广泛使用,传统的培养皿仅是简单的一个上盖和一个下盖组成,内装培养基,用于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微生物限度检查及培养。
现有技术中的培养基皿具有以下缺点 :
(1)接触皿倒入培养基后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造成假阳性结果 ;
(2)皿底的多道凸起部分,占据了皿盖的面积,成本浪费;
(3)一般要求倒置培养,传统使用的接触皿倒置培养的时候,培养基容易脱落 ;培养基经培养后易产生收缩问题;
(4)皿底的部分上设有经纬线,碾压脱落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在运输过程中皿盖不易掉落、培养基经培养后不易收缩的改进型培养基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培养基皿,它包括平皿本体、皿盖、皿底和立板,所述立板包括第一环状立板及所述第二环状立板,所述第一环状立板及所述第二环状立板均与所述皿盖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环状立板、第二环状立板及皿盖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凹槽,所述的第二环状立板的侧内壁设有加强筋,所述的皿盖与皿底之间设有平皿闭锁结构,所述的计数网格线位于皿底底部,皿盖上部直径设置为50-54mm,皿盖底沿的宽度设置为54-56mm,皿盖底部直径设置为5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筋凸出于平皿本体侧内壁的表面1.0-1.8mm,加强筋与平皿本体底面平行形成2.0-3.5mm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筋与平皿本体一次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平皿闭锁结构为55mmROADC型平皿闭锁结构,平皿闭锁结构位于皿盖外部延伸方向对称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环状立板的侧外壁为光滑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立板的高度与第一立板的高度成3:2比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皿盖与皿底之间设计了真正的锁扣结构,开合次数不再影响平皿锁紧程度;培养基脱落问题也得以解决。
(2)在皿底内壁增加一圈加强筋,既加强了平皿的强度,又使得培养基多了着力点,不易从内壁滑落,即掉板。
(3)除皿底多道竖起,缩小皿盖的面积,减少了通气量,从而解决培养基经培养后收缩问题。
(4)计数网格线改至位于皿底下部,有效改善了培养基采样碾压后脱落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培养基皿皿底立体图。
图3为环状立板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益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益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31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