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32447.8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8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钟建华;潘裕富;钟卓鹏;张文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B1/13 | 分类号: | C25B1/13;C25B9/06;C02F1/461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伍时礼;杨晓松 |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室 电解腔 电解 本实用新型 臭氧电解室 第一电极组 第二电极 臭氧水 出水口 进水口 电解过程 覆盖密封 壳体顶部 壳体内部 平行相对 盖板 电极组 臭氧 分隔 壳体 水体 对称 穿过 室内 排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电解腔,所述壳体顶部还设有盖板将所述电解腔覆盖密封,电解腔内部插装有对称且平行相对的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所述电解腔内部被所述第一电极组和所述第二电极组分隔为设置于左右的两个第一电解室和设置于中部的第二电解室,所述第一电解室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二电解室设有出水口,水体可从进水口进入至所述第一电解室,再穿过两个电极组,于所述第二电解室内被电解为臭氧水且于出水口向外排放。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工作可靠和经久耐用等优点,可保证臭氧电解过程的可靠和提高电解后的臭氧水浓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水电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333784.3)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器喷头”,该专利技术方案公开了内部设有若干个独立且分隔的电解腔,电解腔中部为正极电解腔,正极电解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负极电解腔,并且在电解腔内部设置有阴极、LCD端子、PEM膜片、金刚石片以及隔板,通过作为阳极的金刚石片和阴极共同对水体进行电解而产生臭氧水,但由于阳极和阴极相互隔离距离较大且电解产生的臭氧水不能及时地向外排出,使电解产生的臭氧水对后续电解反应发生抑制作用,最终使电解产生的臭氧水浓度不高而达不到相应的使用要求,因此对于电解结构进行优化设置以提高电解产生的臭氧水浓度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工作可靠的臭氧电解室结构,旨在保证臭氧电解过程的可靠和提高电解后的臭氧水浓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电解腔,所述壳体顶部还设有盖板将所述电解腔覆盖密封,电解腔内部插装有对称且平行相对的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所述电解腔内部被所述第一电极组和所述第二电极组分隔为设置于左右的两个第一电解室和设置于中部的第二电解室,所述第一电解室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二电解室设有出水口,水体可从进水口进入至所述第一电解室,再穿过两个电极组,于所述第二电解室内被电解为臭氧水且于出水口向外排放。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解室为阴极电解室,所述第二电解室为阳极电解室。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组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从阳极电解室向阴极电解室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贴合的阳极片、膜片以及阴极片。
优选地,所述阳极片和/或所述膜片和/或所述阴极片表面设有过水通孔。
优选地,所述阳极片为金刚石片,所述膜片为质子交换膜,所述阴极片为不锈钢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组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之间设置用于保持电极组之间安装位置的弹性机构。
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为轴向中心轴垂直于电极组的弹簧或两个弹性端部分别支撑两个电极组且呈U型的弹片。
优选地,所述电解腔内壁面和底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极组和所述第二电极组插装定位的定位凹槽。
优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螺栓结构相连且相连位置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电解腔内部设置平行相对的两个电极组,并且电极组内部均设有相互贴合的阳极片、膜片以及阴极片,这样通过阳极片和阴极片之间发生强烈的电解反应而产生臭氧水,另外可通过在阳极片、膜片以及阴极片三者任意表面设置有过水通孔,使水体能够迅速地从阴极电解室进入至阳极电解室,再经过出水口及时向外排放,这样臭氧水不容易发生滞留而对后续电解反应造成抑制作用,这样可使电解过程更加顺利且保证电解后的臭氧水浓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阳极片选用金刚石片以及阴极片选用为不锈钢片,这样能够降低电极损耗以保证工作可靠性,另外通过在两个电极组之间设置弹性机构以保证两个电极组安装位置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24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式臭氧发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氯碱工业用氧阴极离子膜电解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