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压成型用防跳料液压油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2178.5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8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江留宝;朱家洪;熊勇;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14 | 分类号: | B21J13/1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孙人鹏 |
地址: | 404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料缸 挤压成型 液压油路 防跳 本实用新型 蓄能器 凹模 顶出 自动化生产线 三位四通电液阀 液压机滑块 凹模模腔 管道连接 管路连接 锻件 伸缩杆 抵制 配合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压成型用防跳料液压油路,包括打料缸、凹模以及与打料缸管路连接的蓄能器;打料缸相对凹模设于液压机滑块上,使打料缸的伸缩杆对应待顶出的工件并与工件抵制配合;在打料缸和蓄能器之间管道连接有三位四通电液阀。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压成型用防跳料液压油路能有效避免锻件从凹模模腔顶出时发生“跳料”,保证了自动化生产线的持续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挤压成型用防跳料液压油路。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锻造中,有时会发生工序间坯料不是按节拍周期平稳顶出,而是突然从模腔中“蹦出”的现象,这种现象叫“跳料”。自动化生产中一旦发生“跳料”,必然会造成机械手或夹钳抓不到坯料,或发生夹持歪斜,导致送料不到位,使自动化生产自动中止。
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采用“多工位液压机+步进梁自动送料机”、“锻造压力机+机器人”等方式对手动锻造线进行自动化改造。然而,将手动生产线上正常生产的锻造工艺,移植到自动锻造线上后,坯料顶出变得不稳定,经常发生“跳料”现象。
比如在锻造图1所示的杯-杆锻件时,在温锻成形工序中,当锻件即将从凹模模腔中被顶出时,若满足H1=H2的条件时,锻件在大外园和轴杆几乎同时脱离凹模,模腔内积蓄的蒸汽一瞬间喷发,将锻件从模腔内高速推出。凹模中残留的冷却-润滑液在温锻毛坯高温烘烤下,润滑液迅速气化,形成的高压蒸汽膨胀爆发,将锻件喷出凹模而引起“跳料”。一旦出现“跳料”现象,会使步进梁或机器人的机械手抓不到坯料,导致自动化生产不能持续进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成型用防跳料液压油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压成型用防跳料液压油路,包括打料缸、凹模以及与打料缸管路连接的蓄能器;打料缸相对凹模设于液压机滑块上,使打料缸的伸缩杆对应待顶出的工件并与工件抵制配合;在打料缸和蓄能器之间管道连接有三位四通电液阀;所述蓄能器与所述三位四通电液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电液阀的油缸进出油口分别与打料缸的下腔和上腔连接;所述蓄能器还与所述三位四通电液阀回油口连接。
进一步的,在打料缸和三位四通电液阀之间连接设有单向调速阀。
进一步的,在蓄能器和三位四通电液阀之间连接设有溢流阀。
进一步的,在溢流阀和三位四通电液阀之间连接设有二位二通电磁阀。
进一步的,在凹模的模腔靠上边缘沿周向开设有出汽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压成型用防跳料液压油路能有效避免锻件从凹模模腔顶出时发生“跳料”,保证了自动化生产线的持续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温锻成形工序中跳料现象示意图。
图2为挤压成型用防跳料液压油路的打料缸、蓄能器等连接示意图。
图3为挤压成型用防跳料液压油路的凹模示意图。
图中,1为打料缸,2为凹模,3为蓄能器,4为三位四通电液阀,5为单向调速阀,6为溢流阀,7为二位二通电磁阀,8为出汽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21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锻造用具有清洗功能的行车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共轨伺服铆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