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膨胀阀线圈一体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9351.6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9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宝自控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46 | 分类号: | H02K3/46;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伟知新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5 | 代理人: | 王伟光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线圈骨架 电子膨胀阀线圈 注塑 一体化结构 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 闭环结构 冲压成形 上下两端 使用寿命 外部水源 线圈本体 一体注塑 注塑成型 装配过程 省略 极爪 绕制 两边 一体化 生产 | ||
一种电子膨胀阀线圈一体化结构,包括线圈骨架、极板,极板为单体极板,单体极板通过冲压成形且在单体极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供两个绕组使用的极爪,所述的线圈骨架通过注塑模具注塑成型并通过该注塑模具将所述的极板与所述的线圈骨架一体注塑固定。本实用新型为采用单体极板与线圈骨架注塑而成一体化极板,极板上的上下瓜级可同时供两边绕组使用;极板与线圈骨架一起注塑,省略了极板的装配过程,且可以同时绕制2个绕组,提高了生产效益;极板与线圈成一体后,内部为闭环结构,进一步降低了外部水源进入线圈本体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线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膨胀阀部件装置领域,尤其与一种电子膨胀阀线圈一体化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膨胀阀的线圈骨架与两片极板通常是通过组装装配,组装装配方式难免存在加工和装配的误差,导致装配精度不高,且极板与骨架之间密封性较差,外部水源容易进去线圈内部。另外现有的线圈的两个绕组也是分开加工,如专利公开号为CN1677794B公开的电动阀的步进马达的电磁线圈,其线圈骨架和极板均是分开式装配组装,这种结构其实在装配过程中极为麻烦,装配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防水性能好且直接加工成形的电子膨胀阀线圈一体化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膨胀阀线圈一体化结构,包括线圈骨架、极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极板为单体极板,单体极板通过冲压成形且在单体极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供两个绕组使用的极爪,所述的线圈骨架通过注塑模具注塑成型并通过该注塑模具将所述的极板与所述的线圈骨架一体注塑固定。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固定所述极板的固定处位于所述线圈骨架的中段,相对线圈骨架的中段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用于绕制绕组的环形槽。
固定上述极板的固定处设置有用于安装通电端子的端子连接部,安装通电端子的安装槽设置有上下两排,上排安装槽通过端子用于连通位于上排的绕组,下排安装槽通过端子用于连通位于下排的绕组。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为采用单体极板与线圈骨架注塑而成一体化极板,极板上的上下瓜级可同时供两边绕组使用;极板与线圈骨架一起注塑,省略了极板的装配过程,且可以同时绕制2个绕组,提高了生产效益;极板与线圈成一体后,内部为闭环结构,进一步降低了外部水源进入线圈本体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线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有绕组和定子外罩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线圈骨架1和极板2,极板2为单体极板,单体极板通过冲压成形且在单体极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供两个绕组使用的极爪21,线圈骨架1通过注塑模具注塑成型并通过该注塑模具将极板2与线圈骨架1一体注塑固定。固定所述极板2的固定处位于所述线圈骨架1的中段,相对线圈骨架1的中段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用于绕制绕组的环形槽12。固定所述极板2的固定处设置有用于安装通电端子3的端子连接部11,安装通电端子的安装槽111设置有上下两排,上排安装槽通过端子用于连通位于上排的绕组,下排安装槽通过端子用于连通位于下排的绕组。线圈骨架1的上段部分套装有上定子罩4,上定子罩4的底部外套至线圈骨架1的中段的中间位置;线圈骨架1的下段部分套装有下定子罩5,下定子罩5的底部外套至线圈骨架1的中段的中间位置;上定子罩4和下定子罩5的极爪从线圈骨架1外部沿轴向方向由外向内定位支撑线圈骨架1,极板上的极爪从沿轴向方向由内向外定位支撑线圈骨架,极板的极爪与机壳的极爪交错相对。本实用新型为采用单体极板与线圈骨架注塑而成一体化极板,极板上的上下瓜级可同时供两边绕组使用;极板与线圈骨架一起注塑,省略了极板的装配过程,且可以同时绕制2个绕组,提高了生产效益;极板与线圈成一体后,内部为闭环结构,进一步降低了外部水源进入线圈本体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线圈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宝自控元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宝自控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9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