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脑屏幕防尘垫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7101.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0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兵;余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易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H01T2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离子发生器 电脑屏幕 风口 负氧离子 屏幕放置 防尘垫 工具技术领域 隔板 本实用新型 负离子物质 小颗粒物质 静电消除 上表面 吹动 风扇 朝上 分隔 风道 鼓风 壳体 吸附 键盘 室内 净化 屏幕 电脑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脑屏幕防尘垫高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壳体,其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风室和键盘放置间,其上表面的中间部位为屏幕放置区,围绕着屏幕放置区设置了左位风口、左位负离子发生器、前位风口、右位负离子发生器、右位风口,左位负离子发生器和右位负离子发生器分别设置在前位风口的两端,所述风室内还设置有左右两个朝上鼓风的风扇。左右负离子发生器分别设置在电脑屏幕的两侧,从而提供了较多的负离子物质,而前位风口可将负离子发生器制造出的负氧离子向上吹过电脑屏幕,使得负氧离子将电脑屏幕上静电消除,放置了屏幕吸附更多的小颗粒物质,而位于后部的左右位风道,可吹动周围的空气,有利于进行净化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配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脑屏幕防尘垫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台式电脑的使用中,常常因为屏幕摆放的高低而导致颈椎不适,并且因为CRT显示器产生磁场及静电,导致屏幕容易吸灰,导致卫生和人脸皮肤问题,一般电脑过低引起颈椎不适会采用将电脑屏幕垫高的方式解决,但一般的垫高架体仅仅提供收纳功能,但无法解决屏幕吸灰的问题,长久使用会导致人脸皮肤粗糙起痘,如何解决电脑吸灰,从而保证长久使用电脑而不会受到其磁场及静电的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将电脑屏幕垫高并能够防尘防辐射的装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脑屏幕防尘垫高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壳体,其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上部的风室和下部的键盘放置间,其上表面的中间部位为屏幕放置区,围绕着屏幕放置区设置了左位风口、左位负离子发生器、前位风口、右位负离子发生器、右位风口,所述左位风口和右位风口平行于前位风口设置在后方位置,并且分列在屏幕放置区的两侧,所述左位负离子发生器和右位负离子发生器分别设置在前位风口的两端,他们凹陷在壳体内部,所述前位风口、左位风口和右位风口均与风室相通,所述风室内还设置有左右两个朝上鼓风的风扇,分别为左位风扇和右位风扇,所述左位负离子发生器、右位负离子发生器、左位风扇和右位风扇均通过电源线与USB接头连接,所述USB接头可插在电脑上进行供电。
进一步,所述前位风口为狭长型百叶窗口结构,其前端正中在壳体上还设置有风扇开关。
进一步,所述左位风口和右位风口也为狭长型百叶窗口结构,但他们长度短于所述前位风口。
进一步,所述左位负离子发生器和右位负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相同,均为具有外壳且外壳上设置负离子发生器开关的凹陷部件,他们的发生电极头设置在前位风口的端部。
进一步,所述左位风扇和右位风扇的结构相同,均固定设在隔板上,并透过隔板设置有提供动力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左右负离子发生器分别设置在电脑屏幕的两侧,从而提供了较多的负离子物质,可以净化屏幕周围的空气,而前位风口可将负离子发生器制造出的负氧离子向上吹过电脑屏幕,使得负氧离子将电脑屏幕上静电消除,放置了屏幕吸附更多的小颗粒物质,而位于后部的左右位风道,可吹动周围的空气,使得负离子迅速的分布开来,有利于进行净化作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屏幕放置区,3为左位风口,4为右位风口,5为左负离子发生器,6为右负离子发生器,7为负离子发生器开关,8为电极头,9为前位风口,10为风扇开关,11为左位风扇,12为右位风扇,13为电机,14为电源线,15为隔板,16为USB接头,17为键盘放置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易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易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7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