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艾灸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6487.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2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任万玲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艾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罐,包括:第一罐体,其顶部设置有第一灌口,第一罐体的侧部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进气孔以及第一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出气孔;第二罐体,其顶部设置有第二灌口,第二罐体的侧部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进气孔,第二罐体的底部的局部区域的外表面向着第二灌口一侧凹进,且局部区域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出气孔;第二罐体可容纳第一罐体,且第一罐体的侧部与第二罐体的侧部之间以及第一罐体的底部与第二罐体的底部的局部区域之间均存在间隙;顶盖,其可扣合在第二灌体上,且用于密封第一灌口和第二灌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艾灸罐,有助于气流循环,确保艾灸条或艾绒充分燃烧,增强艾灸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用品,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艾灸罐。
背景技术
艾灸罐属于常见的灸具,用于盛放艾灸条或艾灸粉。在进行艾灸治疗时,将艾灸条或艾灸粉放入艾灸罐内并点燃,沿着经脉移动,艾灸罐可精确调控艾灸条或艾灸粉燃烧点与人体之间的距离,通过限定艾灸条或艾灸粉的使用量,来准确掌握艾灸治疗时间,使用方便,提高艾疗效果。
艾灸罐常采用单层罐体结构,单层罐体的灌口设置有封盖,单层罐体的侧壁和底部均设置有通孔。使用时,取下封盖,将艾灸条置于单层罐体内,并点燃,封盖密封灌口。外部气流从侧壁上的通孔进入,艾灸条燃烧并散发热量,内部携带热量的气流从底部的通孔排出。单层罐体的温度会随着艾灸条燃烧升高,不方便手持,为防止烫伤,通常将单层罐体放在布袋内,置于皮肤上或沿着皮肤移动。当单层罐体通过布袋直接接触皮肤时,气体排出阻力增大,可能影响气流循环,而且可能造成艾灸条燃烧不充分,进而影响艾灸效果。
因此,需要一种艾灸罐,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艾灸罐,不但有助于气流循环,确保艾灸条或艾绒充分燃烧,增强艾灸效果。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艾灸罐,包括:
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灌口,所述第一罐体的侧部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进气孔以及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出气孔;
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灌口,所述第二罐体的侧部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罐体的底部的局部区域的外表面向着所述第二灌口一侧凹进,且所述局部区域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二罐体可容纳所述第一罐体,且所述第一罐体的侧部与所述第二罐体的侧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罐体的底部的所述局部区域之间均存在间隙;
顶盖,所述顶盖可扣合在所述第二灌体上,且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灌口和所述第二灌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罐体上设置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支腿,所述支腿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罐体,以便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罐体的底部的所述局部区域之间均存在所述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罐体内设置有限位支撑件,所述限位支撑件用于限位艾灸柱或艾灸条。
优选地,所述第二罐体上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向远离所述第二罐体一侧延伸。
优选地,所述提手包括提手主体和从所述提手主体上延伸出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置有通孔,螺栓贯穿所述通孔,螺母与所述螺栓配合,且将所述连接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罐体上。
优选地,所述提手主体上设置有隔热层。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孔沿所述第一罐体的侧部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进气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一罐体的侧部的总面积的比值为0.55~0.65;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孔沿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出气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的总面积的比值为0.45~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未经刘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6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