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组件及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4182.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9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华;李子薇;周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08;H01M2/32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李强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连接件 插接段 电连接组件 插孔 电池组 径向间隙 密封件 穿入 封堵 铝柱 铜柱 密封圈 外界空气连通 本实用新型 电位差腐蚀 材质部件 插孔孔壁 电连接 插接 抵接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组件及电池组。所述一种电连接组件,其特包括:第一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二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上设置有插接段;所述插接段被配置为能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电连接;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插接段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时,能封堵所述插接段与所述第一插孔孔壁之间的径向间隙;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为不同材质部件。密封圈能封堵铜柱与铝柱插接时形成的径向间隙,铜柱与铝柱抵接接触的部分不会与外界空气连通,防止产生电位差腐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组件及电池组。
背景技术
现有电池组包括多个串联设置的单体模组,每个单体模组设有正极铝板和负极铜板。为将多个单体模组串联电连接,其中一个单体模组的正极铝板需要与另一个单体模组的负极铜板电连接。
现有的正极铝板和负极铜板一般通过铜柱电连接,铜柱的的两端分别与正极铝板和负极铜板电连接,实现铜铝转换连接。铜柱的一端焊接在正极铝板上,并通过点胶密封铜柱与正极铝板之间的焊接区域。铜柱的另一端与负极铜板电连接。铜柱的两端需要分别延伸至正极铝板与负极铜板位置,铜柱的长度需要较长设置,铜柱的用料较多,成本贵。
此外,由于铜铝转换处电位差容易造成电位差腐蚀,铜柱与正极铝板之间的连接位置需要增加点胶工艺,工序复杂,增加了工艺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减轻电池组重量的电连接组件及电池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组件及电池组。
一种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插孔;
第二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上设置有插接段;所述插接段被配置为能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电连接;和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插接段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时,能封堵所述插接段与所述第一插孔孔壁之间的径向间隙;
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为不同材质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分别为独立元件,且组装连接为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为一铝柱;
所述第二金属连接件为一铜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插孔设置于所述铝柱的轴向一端;
所述插接段设置于所述铜柱的轴向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件为套设在所述插接段上的密封圈;
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插接段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时,能弹性变形以与所述铜柱和所述铝柱弹性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件由硅胶或者橡胶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铜柱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沿所述铜柱的周向环绕一圈设置;
所述第一台阶被配置为当所述插接段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内时能将所述密封件压紧在所述第一插孔的外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铜柱还具有铜柱主体段,所述插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铜柱主体段的直径,所述插接段通过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铜柱主体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4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隔离圈卡装结构
- 下一篇:用于电池包的铜排固定结构、电池包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