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已建硬质海堤生态架构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1410.5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9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刚;吕兑安;谭勇华;马倩茹;范亦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12;A01G9/02 |
代理公司: | 33289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 堤身 本实用新型 网状结构 堤顶 堤脚 混凝土框架 防浪结构 固定结构 生态化 生态 架构 生态环境破坏 海岸 生态防护带 预制混凝土 防护能力 海洋灾害 技术缺陷 架构体系 生态功能 交界处 原有的 冲刷 海水 侵蚀 种植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已建硬质海堤生态架构体系,堤脚生态防浪结构设置在海陆交界处,堤脚生态防浪结构包括若干个预制混凝土部件以及堤脚植物,堤顶生态带包括混凝土框架,所述混凝土框架内种植相应的堤顶植物。堤身生态防护带包括堤身本体,堤身本体上设有网状结构和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将网状结构固定在堤身本体以及堤顶本体,堤身本体网状结构上设有喷植物质。通过本实用新型不但能减少海水等对已建硬质海堤的冲刷、侵蚀等,在原有的硬质海堤上加入生态化架构装置,还能加强对硬质海堤的保护,从而提升硬质海堤对海洋灾害的防护能力。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化架构,还弥补已建硬质海堤对海岸生态环境破坏的技术缺陷,起到恢复海岸生态功能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岸带整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已建硬质海堤生态化架构体系。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已建海堤大多数为硬质海堤,其结构为刚性结构,主要应对海浪冲刷,更加注重防洪能力,一般选择浆灌砌块石、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块、板桩等结构型式。
这种硬质海堤将海岸表面封闭起来,阻隔了海陆水土的连接通道,隔绝了生物和微生物与陆地的接触,破坏了海域、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在海岸带区域修建人工材料海堤破坏了沿岸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附近海域的水质和水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虽然硬质海堤断面整齐划一,海堤缺少防护措施,导致海堤直接面对海浪冲刷,受侵蚀严重,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加强对海堤的保护与防护。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重建海堤区域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已建硬质海堤生态架构体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已建硬质海堤生态架构体系,依次包括堤顶生态带、堤身生态防护带和堤脚生态防浪结构,堤脚生态防浪结构设置在海陆交界处,所述堤脚生态防浪结构包括若干个预制混凝土部件以及种植在预制混凝土部件内部的堤脚植物,每个预制混凝土部件自上而下依次排列形成堤脚,最下方的预制混凝土部件设置在堤脚低潮水位处,最上方的预制混凝土部件设置在堤脚高潮水位处,所述堤顶生态带包括堤顶本体和堤顶植物,所述堤顶本体包括混凝土框架,所述混凝土框架内种植相应的堤顶植物,所述堤身生态防护带包括堤身本体,堤身本体上设有的网状结构和固定结构,并且所述网状结构的部分结构延伸至所述堤顶本体边缘处,所述固定结构将网状结构固定在堤身本体以及堤顶本体,所述堤身本体的网状结构上设有喷植物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预制混凝土部件设有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为堤脚植物种植区,所述堤脚植物种植区内设有淤泥,在所述淤泥内种植堤脚植物,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内放置鹅卵石,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位置。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网状结构为镀PVC材质的铁丝网,所述铁丝网至少包括两张,每两个铁丝网进行拼接时产生重叠拼接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钢锚钉和桩钉,所述桩钉将延伸至所述堤顶本体的网状结构的部分结构和堤顶本体进行固定以及将铁丝网的重叠拼接处与堤身本体进行固定,所述钢锚钉将堤身本体和铁丝网的其他区域进行固定。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钢锚钉包括固定部和稳定部,固定部和稳定部相互垂直连接,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为150-500mm。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喷植物质包括植物种子、种植土、有机质、缓释复合肥、保水剂和黏合剂;
其中,所述种植土为干燥淤泥风干后的干燥淤泥;所述有机质为经过粉碎发酵后的蟹壳、虾壳和鱼骨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保水剂为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类保水剂;所述黏合剂为聚乙烯黏合剂。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14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笼结构顺坝护岸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