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18642.5 | 申请日: | 201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1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濑加金属加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547 | 分类号: | B65H54/547;B65H54/44;B65H67/0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德昊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装置 上端 绕线机构 底板 全自动绕线机 绕线筒 固定板 立板 线体 缠绕 打结 本实用新型 螺栓 工作负担 紧密固定 螺纹连接 绕线过程 上端螺纹 使用效率 支出成本 直线电机 螺纹孔 保证 绕线 支板 便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右侧设有U形板,U形板的内部设有均匀绕线装置,均匀绕线装置中直线电机的上端四角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固定板的上端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板的上端设有立板,立板的上端设有绕线装置,底板的上端左侧设有支板,该全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能够根据需求,通过均匀绕线装置保证缠绕在绕线筒上的线体均匀分布,通过绕线装置保证对绕线筒的紧密固定,避免绕线过程中绕线筒脱落而造成线体缠绕打结情况的发生,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保证了绕线质量,降低了企业的支出成本,提升了绕线机构的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体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
背景技术
线体成卷缠绕是为了更好的保存输送,在线体的成卷绕线过程中,需要对分散的线体缠绕成卷,以便线体能够分类摆放,绕线机很好的满足了这一要求,但传统的绕线机存在诸多问题,结构复杂,安装使用不便,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无法保证缠绕在绕线筒上的线体均匀分布,不能够保证对绕线筒的紧密固定,无法避免绕线过程中绕线筒脱落而造成线体缠绕打结情况的发生,无形中增加了人员的工作负担,绕线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企业的支出成本提高,致使绕线机构的使用效率低下,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全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的实现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能够根据需求,通过均匀绕线装置保证缠绕在绕线筒上的线体均匀分布,通过绕线装置保证对绕线筒的紧密固定,避免绕线过程中绕线筒脱落而造成线体缠绕打结情况的发生,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保证了绕线质量,降低了企业的支出成本,提升了绕线机构的使用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绕线机绕线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右侧设有U形板,U形板的内部设有均匀绕线装置,均匀绕线装置中直线电机的上端四角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固定板的上端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板的上端设有立板,立板的上端设有绕线装置,底板的上端左侧设有支板,支板的前侧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从动轴,从动轴的前端设有线筒柱,底板的上端前侧设有控制开关组,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均匀绕线装置包括导轨,所述U形板的两侧内壁与导轨的两端固定连接,导轨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下端中心处设有U形架,U形架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均匀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内侧端头与滚轮的两侧轮心固定连接,滚轮在导向轴的表面上端滚动连接,导向轴的两端与U形架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直线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绕线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所述立板的后侧面上端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立板的侧面通孔并通过联轴器与绕线轴的后端固定连接,绕线轴的表面后端设有固定环板,绕线轴的表面与绕线筒的筒内壁接触连接,绕线筒的后侧与固定环板的前侧面接触连接,绕线轴的表面前端均匀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空心圆形旋钮的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心圆形旋钮在靠近绕线轴中心的一侧设有环形压块,环形压块的内侧面布满防滑纹,环形压块的内侧面与绕线筒的外侧面接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筒柱的中心轴线与绕线筒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线筒柱的中心轴线与绕线筒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濑加金属加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濑加金属加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86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打线机的筒夹取机构
- 下一篇:缠绕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