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壳电池入壳的辅助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7373.0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8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鲁艳飞;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93 | 代理人: | 柳兴坤;刘馨月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静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盘 入壳 驱动装置 真空泵 电池壳体 方壳电池 辅助工装 壳体 缓存 本实用新型 固定电池 吸盘吸附 真空环境 工装 外壁 气管 电池 机电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壳电池入壳的辅助工装,包括壳体缓存工装,用以暂时固定电池壳体,还包括吸盘,真空泵和驱动装置,所述吸盘通过气管与所述真空泵相连,所述真空泵用以在吸盘内制造真空环境,以使吸盘吸附在电池壳体的至少一侧外壁上,所述吸盘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用以带动所述吸盘贴近和远离所述电池壳体。可以有效提升入壳机电芯入壳效率和电池的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方壳电池入壳的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当前的电池生产过程中,由于长边向内凹陷等壳体变形导致电池芯入壳过程中造成电芯被壳体划伤或不能进入壳内,严重影响了电池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壳电池入壳的辅助工装,可以有效地避免电芯被壳体划伤,同时更加方便电芯入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壳电池入壳的辅助工装,包括壳体缓存工装,用以暂时固定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盘,真空泵和驱动装置,所述吸盘通过气管与所述真空泵相连,所述真空泵用以在吸盘内制造真空环境,以使吸盘吸附在电池壳体的至少一侧外壁上,所述吸盘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用以带动所述吸盘贴近和远离所述电池壳体。
优选地,所述电池壳体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的横截面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横截面长度,所述吸盘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吸盘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的两侧,并分别与一组吸盘连接,用以带动吸盘沿垂直电池壳体侧壁的方向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真空泵包括两组,分别与一组所述吸盘相连,用以实现所述吸盘的吸附和松脱动作。
优选地,所述方壳电池入壳的辅助工装还包括气缸定位装置,所述气缸定位装置与所述气缸相连,用以控制所述气缸相对于所述电池壳体运动。
优选地,所述壳体缓存工装包括横截面呈U形的竖槽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方壳电池入壳的辅助工装,采用驱动装置带动吸盘对壳体容易变形的位置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入壳过程中电芯被壳体划伤,同时可以提高电芯入壳的效率,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有较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壳电池入壳的辅助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缓存工装;
2、吸盘;
3、气管;
4、驱动装置;41、气缸;
5、电池壳体;51、第一侧壁;52、第二侧壁;53、第三侧壁;54、第四侧壁;
6、气缸定位装置;61、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73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和电池箱
- 下一篇:下箱体、电池箱及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