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形变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4959.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7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顾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昊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22/20 |
代理公司: | 32297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陆明耀;顾祥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15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模 压头 浮动板 上冲头 下冲头 上浮 底座 开模机构 开模状态 冲压件 顶面 上模 下模 延时 浮动 穿过 本实用新型 变形损坏 冲压模具 基座连接 轴向移动 良品率 冲压 形变 底面 开模 内孔 平齐 上移 通孔 外周 生产成本 保证 | ||
1.防形变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1),具有可沿轴向Z往复移动的基座(11),所述基座(11)连接位于其下方且可相对其上下浮动的浮动板(12),所述基座(11)的底部还设置上冲头(13),所述上冲头(13)可穿过所述浮动板(12)上的通孔(121),所述浮动板(12)的底部设置有可穿过上冲头(13)的内孔(131)的压头(14),所述压头(14)的第一底面(141)开模状态下位于所述上冲头(13)的第二底面(132)的下方;
下模(2),具有底座(21),所述底座(21)上设置有与所述上冲头(13)和压头(14)配合冲压成型的下冲头(22)及套设在下冲头(22)外周的拉延环模(23),所述拉延环模(23)在开模状态下与所述底座(21)保持间隙且其第一顶面(231)与下冲头(22)的第二顶面(221)平齐,所述拉延环模(23)可相对所述底座上下浮动;
延时开模机构(3),用于在开模过程中,控制所述拉延环模(23)在所述压头(14)开始上移的同时或之后上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形变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板(12)通过一组氮气弹簧(15)与所述基座(11)连接,所述基座(11)的底面还设置有一组穿过所述浮动板(12)且位于所述拉延环模(23)的幅面内的导向柱(16),所述导向柱(16)的底面与所述上冲头(13)的底面等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形变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6)的外表面设置有DLC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形变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21)上且穿过所述上冲头(13)的伸缩柱(24),所述伸缩柱(24)上设置有材料支撑板(25),
开模状态下,所述材料支撑板(25)突出于所述下冲头(22)的第二顶面(221);
合模状态下,所述材料支撑板(25)嵌入到所述下冲头(22)的顶面凹设的槽(222)中且与下冲头(22)的第二顶面(221)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形变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延环模(23)通过延时氮气弹簧连接所述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防形变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开模机构(3)包括至少一枢轴设置于所述浮动板(12)处的卡件(31),所述卡件(31)的下端突出于所述浮动板(12)的底面且其由弹性顶杆(32)和顶针(33)驱动正反转,所述弹性顶杆(32)设置于所述浮动板(12)上,所述顶针(33)设置于所述基座(11)上且穿过所述浮动板(12);
开模状态下,所述弹性顶杆(32)与所述卡件(31)抵靠,所述顶针(33)与所述卡件(31)保持间隙,所述卡件(31)的卡止部(311)位于所述拉延环模的侧边;
合模状态下,所述弹性顶杆(32)、顶针(33)分别与卡件(31)抵靠,且顶针(33)对卡件第一端(312)施加的压力大于弹性顶针(33)对卡件第二端(313)施加的压力,所述卡件(31)的卡止部(311)与所述拉延环模(23)的顶面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形变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31)与所述弹性顶杆(32)和/或顶针(33)和/或拉延环模(23)接触的区域为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形变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33)的表面沉积有DLC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形变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延环模(23)上具有与所述卡件(31)相匹配的缺口(2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形变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的顶面设置有一组位于所述拉延环模(23)外侧的顶杆(26),所述顶杆(26)的高度等于合模状态下,所述浮动板(12)的底面到所述底座(21)的顶面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昊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奇昊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49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手机指纹环批量加工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