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风噪声的汽车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4418.9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6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2 | 分类号: | B60R1/12;B60R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视镜支座 汽车后视镜 后视镜本体 汽车行驶 风噪声 扰流板 尾涡 本实用新型 舒适度 啸叫声 有效地 侧窗 铰接 噪声 流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风噪声的汽车后视镜,其中,所述汽车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以及后视镜支座,所述后视镜本体铰接在所述后视镜支座上,所述后视镜支座上设有扰流板。通过在后视镜支座上设置扰流板,使汽车行驶过程中形成的气流提前分离,减弱汽车后视镜尾涡在侧窗形成尾涡区域大小和强度,有效地消除汽车行驶过程中气流产生的噪声和啸叫声,提高了车辆内乘坐人员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降风噪技术领域,具有涉及一种能够在汽车行驶状态下降低风阻并减小噪音的低风阻降低风噪声后视镜。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噪声对环境的危害很大,汽车在给我们带来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噪声污染等社会问题。根据噪声源的发声机理,汽车噪声主要有两类: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学噪声。而在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动力学噪声表现的尤为明显。空气动力噪声是由于气体流动中的相互作用或与固体间的作用而产生的,它包括空气通过车身缝隙或孔道进入车内而产生的冲击噪声、空气流过车身外凸出物而产生的涡流噪声、空气与车身的摩擦声三个方面。其中后视镜引起的噪声是汽车空气动力学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评价指标,汽车噪音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厂家的设计水平及工艺水平。特别是在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汽车风噪是汽车噪声的主要噪声来源,噪声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还会导致驾驶员疲劳,同时影响车内语言清晰度。研究表明,当汽车行驶车速超过100km/h时,气动噪声的影响就超过了其他噪声;当汽车行驶车速为70km/h时,由气动噪声引起的驾驶员耳旁处噪声为62~78dB,当汽车行驶车速达到110km/h时,由气动噪声引起的驾驶员耳旁处噪声为72~87dB;美国Collaborative公司的Dejong R.G.等人研究表明,当汽车行驶车速达到90km/h时,仅后视镜产生的气动噪声就超过了90dB,可见后视镜在风噪中的重要性。美国噪声法律法规规定,汽车车内噪声不得超过70dB,可见噪声在汽车开发中的重要性。
由于后视镜在风噪中的重要性,后视镜往往是风噪优化的重点,但同时相关规定也对后视镜造型提出很高的要求,有时很好的优化方案由于不被造型接受而无法实施,而且后视镜的设计还要考虑法规、结构模态、结构强度刚度要求,因此大大增加了后视镜风噪优化的难度。因此,控制汽车风噪噪音到最低水平一直是汽车设计者追求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型提供了一种降低风噪声的汽车后视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后视镜支座上设置扰流板,使汽车行驶过程中形成的气流提前分离,减弱汽车后视镜尾涡在侧窗形成尾涡区域大小和强度,有效地消除汽车行驶过程中气流产生的噪声和啸叫声,提高了车辆内乘坐人员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风噪声的汽车后视镜,其中,所述汽车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以及后视镜支座,所述后视镜本体铰接在所述后视镜支座上,所述后视镜支座上设有扰流板。
优选地,所述后视镜支座为空壳的四面柱体结构,所述后视镜支座与水平面形成60~80°夹角,与车身相对的所述后视镜支座一面上设有扰流板。
优选地,所述扰流板的长度为30~60mm,宽度为2~6mm,所述扰流板与所述后视镜支座的四面柱体水平边平行,所述扰流板与车身距离为8~25mm。
优选地,所述后视镜支座设有环绕四面柱体表面的环形四边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后视镜支座通过后视镜安装基座固定连接在汽车车身上。
优选地,所述后视镜本体包括后视镜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后视镜壳体镜框内的镜片,所述后视镜壳体呈弧形结构,所述后视镜壳体包括后视镜壳体镜框和包围在所述后视镜壳体镜框后侧外围的后视镜框架壳体,位于所述后视镜支座与所述后视镜本体铰接位置上部的所述后视镜框架壳体下部表面设有长条弧形的凹槽,远离所述后视镜支座与所述后视镜本体铰接位置且位于所述凹槽下部设有弧形凸台,以及远离所述后视镜支座与所述后视镜本体铰接位置且位于所述凹槽上部设有长条形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44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镜片风干供电机车防雨外后视镜
- 下一篇:一种电源车移动爬梯用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