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工位打磨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3329.2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4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向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金太阳精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6;B24B41/02;B24B47/12;B24B57/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陈万江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台 打磨组件 矩形支架 抛光加工 转动设置 升降座 本实用新型 打磨抛光机 打磨机构 工件夹具 活动设置 多工位 移动座 自动化加工设备 人工操作 生产效率 同一侧面 吸入 粉尘 承载 侧面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工位打磨抛光机,包括机台、活动设置于机台的移动座、转动设置于移动座的多个工件夹具、活动设置于机台的升降座以及设置于升降座的打磨机构,所述机台设置有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升降座的矩形支架和转动设置于矩形支架的多组打磨组件,所述矩形支架的每个侧面均间隔设有多组打磨组件,同一侧面的多个打磨组件用于同时对多个工件夹具所承载的工件进加工。本实用新型代替了人工操作的抛光加工方式,有效提高抛光加工的生产效率与抛光加工的质量;同时,也避免了工人在工作时吸入大量粉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工位打磨抛光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抛光加工依然存在效率低的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产品工件的抛光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的抛光方式一般是通过人工将工件安装在对应的定位夹具上,然后再通过抛光装置进行相关的抛光操作。由于对产品工件的抛光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需要对产品进行多道抛光加工工序,使得人工结合抛光装置的半自动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现有的加工需求。并且,在抛光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粉尘,使得人工在操作时容易吸入过量的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会影响工作环境,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工位打磨抛光机,其打磨、抛光效果高,能够取代人工并实现多道抛光加工工序,并能避免工人由于人工操作而吸入大量粉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工位打磨抛光机,包括机台、活动设置于机台的移动座、转动设置于移动座的多个工件夹具、活动设置于机台的升降座以及设置于升降座的打磨机构,所述机台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座沿着机台的X轴方向移动的X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移动座沿着机台的Y轴方向移动的Y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座沿着机台的Z轴方向升降的Z轴驱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升降座的矩形支架和转动设置于矩形支架的多组打磨组件,所述矩形支架的每个侧面均间隔设有多组打磨组件,同一侧面的多个打磨组件用于同时对多个工件夹具所承载的工件进加工。
其中的,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升降座的第一转动轴及用于驱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转动轴与矩形支架连接;所述打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矩形支架的磨盘转轴和套设于磨盘转轴的轴承座,磨盘转轴贯穿矩形支架,磨盘转轴位于矩形支架内的一端设有第一伞齿;所述矩形支架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及用于驱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的第二驱动件,第二转动轴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伞齿,多个第二伞齿分别与多个打磨组件的第一伞齿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还设置有与第二伞齿连接的锥形固定座,所述第二伞齿设有倒锥形内腔,第二伞齿套设于锥形固定座并经由螺钉与锥形固定座连接,锥形固定座的外锥面与倒锥形内腔的内侧相抵触。
其中的,所述工件夹具包括转动设置于移动座的工件转轴、与工件转轴连接的转动齿、与转动齿啮合的齿条及用于驱动齿条移动的第三驱动件,所述工件转轴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装夹外界的工件的装夹块。
进一步的,所述工件转轴的内部设有通气道,所述工件转轴的底部设置有与通气道连通的气嘴。
其中的,所述移动座设置有用于对工件夹具所装夹的工件进行喷射抛光的喷射装置,所述喷射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件夹具一侧的喷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喷液管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喷液管对应一个工件夹具。
其中的,所述Y轴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机台的滑动块、沿着机台的Y轴方向转动设置于机台的第一丝杆、与第一丝杆螺接的第一螺母以及用于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的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一螺母与滑动块连接,所述移动座滑动设置于滑动块并与X轴驱动机构驱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金太阳精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莞市金太阳精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3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熔切机刀轴的平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摇臂孔去毛刺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