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火阻燃防水软光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12873.5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3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 发明(设计)人: | 乜福君;苑国梁;刘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路锐 |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绕包层 铠装层 填充 光纤 中心加强件 护套层 低烟无卤阻燃 耐火阻燃 混炼胶 热固性 软光缆 外护套 挤包 防水 低烟无卤阻燃带 本实用新型 玻璃钢材料 镀锌钢丝 交错设置 绞合成缆 成缆 铝带 绕包 纵包 编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火阻燃防水软光缆,其要点是:包括光纤、填充条、中心加强件、第一绕包层、第一铠装层、护套层、第二绕包层、第二铠装层、第三绕包层和外护套。光纤有四根。填充条有四根。填充条的直径大于光纤的直径0.1至0.3毫米。中心加强件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各光纤和各填充条依次交错设置,各光纤和各填充条围绕中心加强件绞合成缆。第一绕包层设置在成缆的光纤和填充条外。第一铠装层由铝带纵包在第一绕包层外。护套层由热固性低烟无卤阻燃混炼胶挤包在第一铠装层外。第二绕包层由低烟无卤阻燃带绕包在护套层外。第二铠装层由镀锌钢丝编织在第二绕包层外。第三绕包层设置在第二铠装层外。外护套由热固性低烟无卤阻燃混炼胶挤包在第三绕包层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船舶及海洋装备中的耐火阻燃防水软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人口的增加以及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更多的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而导致了陆上资源的过度开采,能源危机日益突出,能源问题己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几个核心问题之一。海洋覆盖着地球的三分之二面积,其中蕴藏着大量的固体矿物资源和石油资源,它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资源提供者。船舶和海洋工业历来被认为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行业。光缆由于其重量轻、频带宽、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光缆在陆上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光缆在船舶及海洋装备中由于受到空间和使用环境限制,所以还远远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而且一旦发生火灾,要确保光纤光缆不会释放大量有毒有害烟雾,而且还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通信不断,为营救获取更多信息,争取更多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船舶的敷设和布线及海洋装备上使用的耐火阻燃防水软光缆。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火阻燃防水软光缆,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光纤、填充条、中心加强件、第一绕包层、第一铠装层、护套层、第二绕包层、第二铠装层、第三绕包层和外护套。
光纤有四根。填充条有四根。填充条的直径大于光纤的直径0.1至0.3毫米。
中心加强件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各光纤和各填充条依次交错设置,各光纤和各填充条围绕中心加强件绞合成缆。
第一绕包层设置在成缆的光纤和填充条外。
第一铠装层由铝带纵包在第一绕包层外。
护套层由热固性低烟无卤阻燃混炼胶挤包在第一铠装层外。
第二绕包层由低烟无卤阻燃带绕包在护套层外。
第二铠装层由镀锌钢丝编织在第二绕包层外。
第三绕包层设置在第二铠装层外。
外护套由热固性低烟无卤阻燃混炼胶挤包在第三绕包层外。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四根光纤的结构相同。各光纤均包括单模光纤和第二光纤护套。第二光纤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挤包在单模光纤的护套外。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各填充条均为低烟、无卤、阻燃的发泡聚烯烃材料制成的填充绳。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各光纤和各填充条之间采用芳纶丝和阻水纱直拖结构填充形成防水加强层。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第一绕包层有四层。四层由内至外依次为第一涤纶层、无纺布层、云母带层和第二涤纶层。
第一涤纶层由两根涤纶斜包在成缆的光纤和填充条外。
无纺布层由无纺布纵包在第一涤纶层外。
云母带层由云母带绕包在无纺布层外。
第二涤纶层由两根涤纶斜包在云母带层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28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