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膜防脱钉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10847.9 | 申请日: | 201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6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曹春信;刘新华;吴瑛莉;张伟春;张凌;薛占奎;张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魏秀枝 |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倒刺 杆体 顶盖 导杆 地膜 本实用新型 防脱 通孔 圆弧形结构 顶端螺纹 螺纹连接 上下活动 有效解决 圆周外壁 固定钉 圆周壁 伸缩 延伸 按钮 底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膜防脱钉结构,包括杆体和顶盖,所述顶盖固定在杆体的顶端,所述顶盖内放置有一根可上下活动的导杆,所述导杆的顶端螺纹连接有一个按钮,所述杆体的底端侧螺纹连接有底锥,所述导杆的圆周外壁上固定有呈圆弧形结构且往上延伸的倒刺片,所述杆体的圆周壁上分布有倒刺通孔,所述倒刺片的另一端延伸至倒刺通孔内、且呈内外来回伸缩设置;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地膜固定钉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株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膜防脱钉结构。
背景技术
地膜不仅用于露地栽培,也用于早春保护设施内的覆盖。目前,地膜覆盖不仅在蔬菜生产上有广泛应用,而且在大田作物、果树和花卉等生产上也有较大应用。地膜的作用是增加耕作层土壤的容积热容量,便于调节大棚内昼夜温差,使白昼棚温上升不致过快,温度不致过高,而夜间棚温下降缓慢,夜温不致太低,地膜覆盖更是避免了某些病菌和害虫与土壤直接接触,可有效地防止某些土传病害和地下虫害。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田里的泥块将地膜四周压实,如果泥块较小或者沙质土壤,容易被风吹走,还需重复覆盖。现有地膜固定钉如图1所示一般采用一个直入式塑料钉,覆膜时遇到大风很容易被吹起,稳定性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膜防脱钉结构,其结构简单、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地膜固定钉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膜防脱钉结构,包括杆体和顶盖,所述顶盖固定在杆体的顶端,所述顶盖内放置有一根可上下活动的导杆,所述导杆的顶端螺纹连接有一个按钮,所述杆体的底端侧螺纹连接有底锥,所述导杆的圆周外壁上固定有呈圆弧形结构且往上延伸的倒刺片,所述杆体的圆周壁上分布有倒刺通孔,所述倒刺片的另一端延伸至倒刺通孔内、且呈内外来回伸缩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杆的底端固定有挡片,所述杆体底端侧还放置有弹簧,用于支撑导杆可以上下来回伸缩。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弹簧顶端抵触在挡片的下端侧,其底端则抵触在底锥的上端侧,主要具有回位的作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杆体左右侧端从上往下设有三个倒刺通孔,所述导杆左右侧端从上往下设有三个倒刺片,也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多个,且可以是上下两排也可以是多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锥为锥形结构,可以往下插入时破土更加容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倒刺通孔的顶端侧为一斜面,斜面从外侧往里倾斜,可以使倒刺片来回伸缩时不会卡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地膜防脱钉结构,通过在杆体内侧放置有一个可上下活动的导杆,其导杆上设有倒刺片,使用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导杆往上伸缩,使倒刺片往外延伸露出杆体外侧形成一个个倒刺有效防止松脱,使其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原有地膜固定钉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膜防脱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膜防脱钉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膜防脱钉结构的俯视图。
图1-5中:1-按钮、2-顶盖、3-杆体、4-底锥、5-导杆、6-倒刺通孔、7-倒刺片、8-挡片、9-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0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