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0145.0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2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宗永明;王肇轩;罗乐兵;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威环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池 导流罩 反冲洗 曝气生物滤池 本实用新型 边角处 分流孔 反冲洗进水管 反冲洗排水管 活性炭填料 卵石承托层 圆柱体结构 水流量 水流引导 依次设置 出水管 导流孔 进水管 出水 空腔 滤板 滤料 截流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所述滤池本体具有圆柱体结构的空腔,所述滤池本体的一侧连接进水管、反冲洗进水管,所述滤池本体的另一侧连接出水管以及反冲洗排水管,滤池本体的内部沿滤池本体高度方向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滤板、卵石承托层、第一导流罩、陶砾滤料、第二导流罩以及活性炭填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在滤池本体内设置第一导流罩以及第二导流罩,可将反冲洗水流引导至导流孔以及分流孔流出,尤其针对滤池的边角处,增加分流孔的分布,增加出水面积,提高反冲洗水流量,防止污物截流在滤池的边角处,提高滤池的反冲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废水处理工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基础上引入饮用水处理中过滤的思想而产生的一种好氧废水处理工艺。与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相比,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投资少、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氧传输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曝气生物滤池可以完成碳化、硝化、反硝化、除磷等功能,可与其他工艺组合进行一般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的二级或三级处理。
目前,现有的曝气生物滤池为半封闭或全封闭建筑物,因而其生化反应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小,所以适用区域范围较广,但现有的生物曝气滤池的边角处往往由于水流冲击力度不够,导致污物截流在滤池的边角处,影响反冲洗效果。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曝气生物滤池,防止污物截流在滤池的边角处,提高滤池的反冲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生物滤池,防止污物截流在滤池的边角处,提高滤池的反冲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所述滤池本体具有圆柱体结构的空腔,所述滤池本体的一侧连接进水管、反冲洗进水管,所述滤池本体的另一侧连接出水管以及反冲洗排水管,所述滤池本体的内部沿滤池本体高度方向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滤板、卵石承托层、第一导流罩、陶砾滤料、第二导流罩以及活性炭填料;
其中,所述第一导流罩呈倒锥圆台结构,其包括上底面、下底面以及侧面,所述上底面的边缘设有若干用于抵靠所述滤池本体的弹性片,所述第一导流罩的侧面设有加强筋、导流槽、导流孔以及分流孔,所述分流孔设于所述第一导流罩的边缘位置且数量大于所述导流孔,所述下底面设有若干滤孔。
优选的,所述导流孔呈长条形结构,所述分流孔呈圆形结构,所述分流孔的数量为导流孔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导流孔和分流孔在所述第一导流罩的侧面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分流孔的两侧位置,所述导流槽在所述第一导流罩的侧面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滤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分流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罩与所述第二导流罩的结构一致。
优选的,所述滤池本体的外侧壁还连接曝气进气管以及反冲洗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在滤池本体内设置第一导流罩以及第二导流罩,可将反冲洗水流引导至导流孔以及分流孔流出,尤其针对滤池的边角处,增加分流孔的分布,增加出水面积,提高反冲洗水流量,防止污物截流在滤池的边角处,提高滤池的反冲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曝气生物滤池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威环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威环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0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