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码机构及喷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08398.4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5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霞;郝俊伟;吕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3/407 | 分类号: | B41J3/407;B41J25/308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吴志鸿 |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码机构 滑动座 喷码装置 导轨 立柱 喷头 测微头 可滑动地 弹性件 测头 滑台 座体 延伸 平行 本实用新型 单元连接 固定筒 邻接 喷码 垂直 电池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码机构及喷码装置,包括喷头、座体和第一调节单元,座体向外延伸地设置有立柱,第一调节单元沿立柱的延伸方向与立柱可滑动地连接,喷码机构还包括滑台,滑台包括基座、第一滑动座、第一测微头和第一弹性件,基座与第一调节单元连接,基座上设置有垂直于立柱的第一导轨,第一滑动座与第一导轨可滑动地连接,喷头与第一滑动座连接,喷头的朝向平行于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第一测微头的第一固定筒与基座固定连接,第一测微头的第一测头与第一滑动座邻接,第一测头平行于第一导轨,第一弹性件连接在基座和第一滑动座之间。及设置有该喷码机构的喷码装置。该喷码机构及喷码装置均具有结构简单、可保证电池的喷码质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喷码机构以及设置有该喷码机构的喷码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的生产流程中包括了一道对电池进行喷码、扫码工序,该道工序旨在给电池一个身份信息。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的一种电池喷码扫码装置,该电池喷码扫码装置1包括电池移送机构11、喷码机构12和扫码机构13,其中,喷码机构12和扫码机构13均朝向电池移送机构11设置,且扫码机构13位于电池移送机构11运输方向的下游端,电池移送机构11用于现将其上的电池移送至喷码机构12处进行喷码,然后将电池移送至扫码机构13对喷印出的信息码进行识别。
由图1可见,该电池喷码扫码装置1的喷码机构12是固定于工作台上,而电池移送机构21则采用一个曲柄滑块机构来推动电池在喷码、扫码过程中进行移动,以避免喷码机构12在喷码过程中需要沿电池的轴向相对电池进行移动,防止喷码机构12喷码过程中发生抖动,保证电池的喷码质量。但是,该电池喷码扫码装置1存在的缺点是:
第一,喷码机构12的喷头121的位置调节主要是通过调节各滑块122相对各立柱123的位置来实现的,但是,这种调节结构无法实现对喷头121的位置进行微调,导致该喷码机构12的喷码精度较低。
第二,电池移动机构11采用卧式运输的方式对电池进行移动,即电池移送机构11在对电池进行移动时,电池呈水平状态,但目前一些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如套管机是采用立式运输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加工,即加工过程中电池处于竖直状态。而在电池的生产流程中,电池的喷码、扫码加工通常紧接与电池的套管加工之后,这导致现有的电池喷码扫码装置与套管机之间无法进行联合生产,增加了需要将套管机加工完成的电池搬运至电池喷码扫码装置处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喷码精度高的喷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保证电池的喷码质量且可对移送过程中的电池进行翻转的喷码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码机构,包括喷头、座体和第一调节单元,座体向外延伸地设置有立柱,第一调节单元沿立柱的延伸方向与立柱可滑动地连接,其中,喷码机构还包括滑台,滑台包括基座、第一滑动座、第一测微头和第一弹性件,基座与第一调节单元连接,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垂直于立柱,第一滑动座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导轨可滑动地连接,喷头与第一滑动座连接,喷头的朝向平行于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第一测微头的第一固定筒与基座固定连接,第一测微头的第一测头与第一滑动座邻接,第一测头平行于第一导轨,第一弹性件连接在基座和第一滑动座之间。
由上可见,将喷头设置在第一调节单元上,使得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调节单元立柱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喷头的喷印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滑台以及对滑台结构的设计,使得滑台能够对喷头的喷印端与电池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从而保证喷头的喷印精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调节单元,第一连接块与立柱可滑动地连接,第一连接柱垂直于立柱,且第一连接柱垂直于第一导轨,第一连接块、第二调节单元分别沿第一连接柱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柱可滑动地连接,基座与第二调节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8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