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排交叉膨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6251.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4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荣;葛小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固力胀管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胀珠 膨胀管 胀管器 端帽 本实用新型 双排交叉 膨管 有效地减少 使用寿命 底板 端盖 轴孔 断裂 分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排交叉膨管器,其包括第一胀珠、第二胀珠、第三胀珠、第四胀珠、第五胀珠、第六胀珠、胀管器端盖、轴孔、膨胀管身、胀管器底板、第一胀珠端帽、第二胀珠端帽、第三胀珠端帽,第一胀珠位于膨胀管身上且位于第二胀珠的一侧,第二胀珠位于膨胀管身上,第三胀珠位于膨胀管身上且位于第二胀珠的一侧,第四胀珠位于膨胀管身上且位于第一胀珠的下方,第五胀珠位于膨胀管身上且位于第一胀珠的下方,第六胀珠位于膨胀管身上且位于第一胀珠的下方等,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普通的长胀珠分割并交叉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胀珠的断裂,胀出效果和普通胀管器相同,这样增加了胀管器的使用寿命,且操作简单、设计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膨管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排交叉膨管器。
背景技术
制造、维修时,胀管器用来扩大钢管端部的内、外径,使钢管端部与锅炉管板接触部位紧密胀合,不会漏水、漏气。所以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许多胀管器但是普通的胀管器,由于胀珠太长,容易断裂,使用寿命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排交叉膨管器,其能够将普通的长胀珠分割并交叉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胀珠的断裂,胀出效果和普通胀管器相同,这样增加了胀管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双排交叉膨管器,其包括第一胀珠、第二胀珠、第三胀珠、第四胀珠、第五胀珠、第六胀珠、胀管器端盖、轴孔、膨胀管身、胀管器底板、第一胀珠端帽、第二胀珠端帽、第三胀珠端帽,第一胀珠位于膨胀管身上且位于第二胀珠的一侧,第二胀珠位于膨胀管身上,第三胀珠位于膨胀管身上且位于第二胀珠的一侧,第四胀珠位于膨胀管身上且位于第一胀珠的下方,第五胀珠位于膨胀管身上且位于第一胀珠的下方,第六胀珠位于膨胀管身上且位于第一胀珠的下方,胀管器端盖的一端与膨胀管身相连,轴孔位于胀管器端盖上,膨胀管身固定在胀管器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膨胀管身上设有第一胀珠槽。
优选地,所述膨胀管身上设有第二胀珠槽。
优选地,所述膨胀管身上设有第三胀珠槽。
优选地,所述膨胀管身上设有第四胀珠槽。
优选地,所述膨胀管身上设有第五胀珠槽。
优选地,所述膨胀管身上设有第六胀珠槽。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普通的长胀珠分割并交叉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胀珠的断裂,胀出效果和普通胀管器相同,这样增加了胀管器的使用寿命,且操作简单、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胀珠分离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胀珠1、第二胀珠2、第三胀珠3、第四胀珠4、第五胀珠5、第六胀珠6、胀管器端盖7、轴孔8、膨胀管身9、胀管器底板10、第一胀珠端帽11、第二胀珠端帽12、第三胀珠端帽13,第一胀珠1位于膨胀管身9上且位于第二胀珠2的一侧,第二胀珠2位于膨胀管身9上,第三胀珠3位于膨胀管身9上且位于第二胀珠1的一侧,第四胀珠4位于膨胀管身9上且位于第一胀珠1的下方,第五胀珠5位于膨胀管身9上且位于第一胀珠2的下方,第六胀珠6位于膨胀管身9上且位于第一胀珠3的下方,胀管器端盖7的一端与膨胀管身9相连,轴孔8位于胀管器端盖7上,膨胀管身9固定在胀管器底板10上。
膨胀管身9上设有第一胀珠槽,这样能够安装第一胀珠。
膨胀管身9上设有第二胀珠槽,这样能够安装第二胀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固力胀管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吴江市固力胀管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6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