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和用于电池模组的导隔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6120.3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6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顾江娜;赵鹏;娄豫皖;许玉林;王爱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5;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程东辉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模组 隔热组件 导热条 隔热条 电池 长度方向间隔 圆弧形凹槽 导热功能 电池单体 充放电 固定的 热扩散 热失控 中圆柱 隔热 适配 贴靠 外周 申请 延缓 背离 侧面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和用于电池模组的导隔热组件,其中导隔热组件包括:隔热条以及与所述隔热条贴靠固定的导热条;所述导热条背离所述隔热条的侧面制有若干个沿着该导热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与电池模组中圆柱形电池单体的外周面相适配的圆弧形凹槽。本申请这种导隔热组件在电池正常充放电时具有导热功能,同时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具有隔热延缓热扩散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和用于电池模组的导隔热组件。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发展新能源行业而蓬勃发展。可以预见,在未来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为能源的电动汽车逐渐替代现有传统燃油车,然而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困扰行业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为了尽可能的提高电动汽车能量密度,三元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多,但是随之而来的电池安全问题难以被解决。单体电池正常使用充放电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密闭的电池包内堆放有大量的单体电池,热量如果不能被及时散失,电池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热失控。电池包内一支电池发生热失控时,会瞬间释放巨大的热量,引起周围其他正常电池温度升高,导致其他电池发生热失控,最终整个电池包起火、爆炸。因此,电池正常工作下的散热与发生热失控时的隔热防护两者如何结合统一显得极为重要。
大量实验证明,电池模组中圆柱形电池单体密集排列对于热管理散热要求较高,并且电池热失控发生后,电池模组内热扩散的发生极其迅速。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池模组和用于电池模组的导隔热组件,该导隔热组件在电池正常充放电时具有导热功能,同时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具有隔热延缓热扩散作用。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导隔热组件,包括:
隔热条,以及
与所述隔热条贴靠固定的导热条;
所述导热条背离所述隔热条的侧面制有若干个沿着该导热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与电池模组中圆柱形电池单体的外周面相适配的圆弧形凹槽。
本申请这种导隔热组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各个所述圆弧形凹槽的轴线相互平行布置、且均垂直于所述导热条的长度。
所述隔热条与所述导热条粘接固定、热压固定或铆接固定。
所述隔热条背离所述导热条的侧面为平面。
所述隔热条与所述导热条的贴靠面为平面。
所述导热条呈U字型,其由两条平行布置的侧臂以及一体连接这两条侧臂一端的连接臂构成,所述两条侧臂具有相互背离的外侧面和相互靠近的内侧面;所述隔热条设置有两个,这两个隔热条均呈直线型,而且这两个隔热条分别贴靠固定于所述两条侧臂的外侧面,所述圆弧形凹槽设于所述两条侧臂的内侧面。
所述连接臂具有背离所述侧臂的外侧面和朝向所述侧臂的内侧面,并且所述连接臂的内侧面也制有与电池模组中圆柱形电池单体的外周面相适配的圆弧形凹槽。
所述隔热条呈直线型,所述导热条设置两个,并且这两个导热条均呈L型,而且这两个导热条分别贴靠固定于所述隔热条的两背离侧。
所述导热条上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凸起,所述圆弧形凹槽设置于所述凸起上。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若干只呈矩阵状分布、且相互平行布置的圆柱形电池单体,
形成于所述圆柱形电池单体之间的缝隙,以及
水冷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61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移动通信设备用电池
- 下一篇:电池包和配置该电池包的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