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颖阀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4357.8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3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顾鹏飞;董秋炯;董方斌;陈献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昊龙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F16K31/06 |
代理公司: | 33100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236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口 主缸 轮缸 电机 壳体 前端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阀体结构 内部凹陷 正中位置 中部位置 转动固定 插头 插接 放入 胶连 螺丝 螺纹 铭牌 电源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颖阀体结构,包括壳体和电机,所述壳体的顶端正中位置处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螺丝转动固定连接在壳体的顶端,且电机与电源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前端外表面中部位置处通过胶连连接有铭牌,所述主缸插口的前端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主缸插口和轮缸插口,所述主缸插口位于轮缸插口的上侧,所述主缸插口共设置有两个,且主缸插口之间相互对称,所述轮缸插口共设置有四个,所述轮缸插口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主缸插口和轮缸插口均向主缸插口的内部凹陷,可将插头放入到断面套环中,在缓缓的通过断面套的引导插入到主缸插口和轮缸插口内部,从而避免在使用中出现插接不稳造成螺纹之间的相互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体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颖阀体结构。
背景技术
阀的定义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阀门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液体、气体、粉末)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
现有的阀体结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ABS阀在使用的过程需要通过插接油管来实现相应的制动功能,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油管插头在插入插口时经常容易出现插接误触的现象,即在插接时螺纹需要进行相应的契合方可进行相应的旋转固定,若插接时不吻合,则易造成螺纹与螺纹之间相互打丝,出现螺纹磨损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阀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ABS阀在使用的过程需要通过插接油管来实现相应的制动功能,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油管插头在插入插口时经常容易出现插接误触的现象,即在插接时螺纹需要进行相应的契合方可进行相应的旋转固定,若插接时不吻合,则易造成螺纹与螺纹之间相互打丝,出现螺纹磨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颖阀体结构,包括壳体和电机,所述壳体的顶端正中位置处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螺丝转动固定连接在壳体的顶端,且电机与电源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前端外表面中部位置处通过胶连连接有铭牌,所述主缸插口的前端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主缸插口和轮缸插口,所述主缸插口位于轮缸插口的上侧,所述主缸插口共设置有两个,且主缸插口之间相互对称,所述轮缸插口共设置有四个,所述轮缸插口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主缸插口和轮缸插口均向主缸插口的内部凹陷,所述主缸插口和轮缸插口的外表面均可套接辅助插接装置,所述辅助插接装置可套接在主缸插口和轮缸插口的前端端口处,所述辅助插接装置与主缸插口和轮缸插口之间无机械连接关系,所述壳体的底端中心位置处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有主板接头,所述主板接头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主板接头的周围在位于壳体的底端端面处均匀的设置有电磁阀杆,所述电磁阀杆贯穿连接在壳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辅助插接装置包括断面套环和断面套,所述主缸插口和轮缸插口的前端端口位置处均套接有断面套,所述断面套与主缸插口和轮缸插口之间无机械连接关系,所述断面套的前端端口通过胶连连接有断面套环。
优选的,所述断面套环和断面套的环形外表面均设置有断层,所述断面套环与断面套的端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断面套环的前端端口大于断面套环的后端端口,所述断面套环的前端端口约为断面套后端端口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主缸插口和轮缸插口的内壁均刻有相应的螺纹,所述主缸插口共设置有两个,所述主缸插口的大小、规格尺寸均相同,所述轮缸插口共设置有四个,所述轮缸插口的大小、规格尺寸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杆贯穿连接在壳体的底端端面处,所述电磁阀杆共设置有八根,所述电磁阀杆的大小、规格尺寸均相同,所述电磁阀杆的底端需要套接在电池阀内。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材质为金属铝材质,所述壳体表面为银色光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颖阀体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昊龙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昊龙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43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