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产品去披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2905.3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4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水三联塑胶原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37/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梁永健;单蕴倩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披锋 安装管 去披锋装置 注塑产品 固定支架 转动轴 左右两侧 打磨 本实用新型 支撑杆顶部 杠杆运动 支撑板 支撑杆 弹簧 撕除 斜置 损伤 穿过 侧面 | ||
一种注塑产品去披锋装置,去披锋装置包括打磨部件,所述打磨部件包括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固定支架和斜置在固定支架中间的披锋刀安装管,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在所述披锋刀安装管左右两侧的支撑杆,两侧的所述支撑杆顶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披锋刀安装管的前端侧面,所述披锋刀安装管沿所述转动轴做杠杆运动;所述披锋刀安装管尾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塑产品去披锋装置,以解决人工撕除披锋精度不高,容易损伤注塑产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件去披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产品去披锋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产品一般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进行注塑成型生产的,从注塑模具出来的注塑产品的边缘常常会有披锋,现有技术中一般会采用手工打磨或者是人工将注塑产品边缘处的披锋或毛边撕除的方式。但是这种操作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披锋打磨处理的精度不够高,费时费力,注塑产品表面披锋手工去除不尽,还影响产品后续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注塑产品去披锋装置,以解决人工撕除披锋精度不高,容易损伤注塑产品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产品去披锋装置,去披锋装置包括打磨部件,所述打磨部件包括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固定支架和斜置在固定支架中间的披锋刀安装管,所述固定支架沿所述支撑板进行前后移动;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在所述披锋刀安装管左右两侧的支撑杆,两侧的所述支撑杆顶部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披锋刀安装管的前端侧面,所述披锋刀安装管沿所述转动轴做杠杆运动;
所述披锋刀安装管尾部的左右两侧及两侧支撑杆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去披锋装置还包括夹紧部件,所述夹紧部件包括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的头部均设置有模型套具;
所述第二夹紧件下方设置有滑轨且其尾部设置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推动所述第二夹紧件的头部向所述第一夹紧件的头部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件尾部设置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套设有传动带,所述转动轮带动所述模型套具转动。
优选的,所述披锋刀安装管的前端管体内设置有披锋刀,所述披锋刀的刀口位于所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的头部的模型套具中间;
所述披锋刀安装管的顶部安装有相互垂直的握把,所述握把贯穿并锁紧所述披锋刀安装管和所述披锋刀。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安装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披锋刀安装管尾部;所述限位柱上设置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内均安装有传动杆,所述第一夹紧件内的传动杆的前端与所述模型套具连接固定,后端与所述转动轮连接固定;
所述第二夹紧件的传动杆的前端与所述模型套具连接固定,后端与所述推动装置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杆和把手,所述推杆前端与所述第二夹紧件的所述传动杆的后端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的头部后方安装有减震器。
优选的,所述夹紧部件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转动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披锋刀安装管尾部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打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紧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打磨部件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水三联塑胶原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水三联塑胶原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2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成型薄壁导光板微透镜模具
- 下一篇:一种机械手去披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