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浸没式帘式膜组件及帘式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1614.2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3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铎;胡晓宇;吴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B01D6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欢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没 式帘式膜 组件 帘式膜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浸没式帘式膜组件及帘式膜,组件包括外壳体以及竖直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多根中空纤维膜丝;每根中空纤维膜丝顶部通过环氧树脂进行封端并自由散布在外壳体顶部;每根中空纤维膜丝下部通过浇筑树脂层固定在外壳体底部;树脂层内设置有曝气室;曝气室与曝气片连通;曝气片与外壳体内形成的腔体连通;外壳体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用于进水;外壳体底部设置有与中空纤维膜丝的产水端连通的集水槽。本实用新型浸没式帘式膜组件由于膜组件上端每根中空纤维丝顶端均用环氧树脂密封且不粘连,自由散状分布,在液体中可以更高效得抖动,积泥,挂泥问题得到有效去除,从而避免断丝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浸没式帘式膜组件及帘式膜。
背景技术
在饮用水,再生水及污水领域,采用膜法进行提标改造已成为当前环保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现有浸没式膜产品主要分为帘式浸没式和柱式浸没式,鉴于本实用新型特有的结构,其能更广泛的应用于以上三种领域,特别是污水领域。
现有浸没式帘式膜产品主要采用将中空纤维膜两端集束且浇注固定的方式制备,组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曝气,没有外壳阻挡会气量流失,如加大气量也会因中空纤维上端被固定造成中空纤维表面积泥,挂泥,导致膜组件上端根部发生变形甚至断丝,影响膜组件的产水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没式帘式膜组件及帘式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浸没式帘式膜组件,包括外壳体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的外壳体内的多根中空纤维膜丝;每根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顶部通过环氧树脂进行封端并自由散布在所述的外壳体顶部;每根中空纤维丝之间密封且不粘连,自由散状分布,由于膜丝的密度比水小,在液体中可以向上漂浮,实现更高效得抖动;积泥,挂泥问题得到有效去除,从而避免断丝的产生。每根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下部通过浇筑树脂层固定在所述的外壳体底部;所述的树脂层内设置有曝气室;所述的曝气室与曝气片连通;所述的曝气片与所述的外壳体内形成的腔体连通;所述的外壳体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用于进水;所述的外壳体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的产水端连通的集水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浸没式帘式膜,包括多个并列的所述的浸没式帘式膜组件;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的顶部高出所述的外壳体的高度小于相邻浸没式帘式膜组件之间距离的二分之一。该设置可以避免帘式膜组件之间的中空纤维丝相互交叉干扰。
所述的曝气室设置有气体入口通过气体连接件与主管路上的曝气管连通;所述的集水槽设置有流水出口与主管路上的产水管连通。
所述的曝气片为3个且呈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浸没式帘式膜组件由于膜组件上端每根中空纤维丝顶端均用环氧树脂密封且不粘连,自由散状分布,在液体中可以更高效得抖动,积泥,挂泥问题得到有效去除,从而避免断丝的产生;产水端在下端,能够有效利用重力流,与工程设计相结合有效降低产水的能耗;外壳体可满足每支帘式膜组件的进液,有效保证每支帘式膜组件的独立性;帘式膜组件曝气室与外壳体的设计可保障每支膜组件的气量,高效利用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帘式膜组件的下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1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眠仪
- 下一篇:利用泡沫铜和铁磁流体的蓄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