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表皮的无损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1531.3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1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冀禄;吴秋红;王静;孙智朋;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汽车内饰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余永莉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托盘 工作平台 无损测量装置 表皮 支架 电动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 激光传感器 横杆 立柱 表皮特征 测量数据 顶端水平 工作效率 厚度测量 企业成本 实时显示 竖直延伸 水平安装 信号连接 准确测量 扫描孔 延伸 显示器 损伤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表皮的无损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水平延伸的工作平台;固定于工作平台上的电动升降装置;固定于工作平台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竖直延伸的立柱以及自立柱的顶端水平延伸的横杆;通过电动升降装置水平安装于工作平台上方的产品托盘,该产品托盘在横杆下方延伸,产品托盘上具有一扫描孔;通过支架分别固定于产品托盘上、下两端的激光传感器;以及与激光传感器信号连接的用于实时显示测量数据的显示器。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损测量装置能够在保证产品本身不受任何损伤的前提下准确测量出表皮V型特征槽底部最小厚度,提高表皮特征槽底部厚度测量的工作效率,节约了企业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仪表板搪塑表皮的测量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针对表皮的无损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件部分仪表板搪塑表皮采用假缝线结构,具体分单缝线及双缝线两种方式,其中双缝线结构两条缝线中间拼接处有V型特征槽结构,且部分产品特征槽跨越气囊区域弱化线或距离气囊区域弱化线过近,厚度过薄将容易导致气囊爆破时爆破失效的风险,因此搪塑表皮特征槽厚度涉及到安全性能,特征槽底部厚度需要进行监控。而目前的检测方式均为通过显微镜进行破坏性测量,国内外及行业内暂没有任何一款针对类似特征槽形状的无损测量装置,对公司成本造成极大地浪费。
此外,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中,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花费在测量上的时间和人员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这严重影响了工厂生产效率、经济效益。而目前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技术显然跟不上现代工业机械加工、材料加工的非接触要求,相反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的制约因素。那么,这就需要有一种新的测量方法来代替接触式测量。
近年来,3D成像技术随着传感器、照明以及嵌入式处理技术的创新发展已走出实验室,走向各大企业的自动化应用中。3D成像几种常用技术有:立体视觉、激光三角测量、投射光、飞行时间传感器、激光雷达、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等。如激光3D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激光束投射到物体上,通过相机采集图像并测量激光束在一个物体片上的位移来生成高度轮廓,沿多个物体表面切片进行激光和相机扫描以最终生成3D图像。相较于传统的接触式检测手段,如激光3D成像、立体视觉等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非接触、成像面积广、无损等,因此可以满足现代制造型企业对生产制造中的产品厚度测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表皮的无损测量装置,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的汽车内饰件仪表板无损测量装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表皮的无损测量装置,包括:水平延伸的工作平台;固定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电动升降装置;固定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竖直延伸的立柱以及自所述立柱的顶端水平延伸的横杆;通过所述电动升降装置水平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方的产品托盘,所述产品托盘在所述支架的横杆下方延伸,所述产品托盘上具有一扫描孔;通过所述支架分别固定于产品托盘上、下两端的激光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激光传感器信号连接的用于实时显示测量数据的显示器。
所述无损测量装置还包括通过所述横杆固定的用于对放置于产品托盘上的待测表皮进行压合的倒“T”形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定位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以实现对特征槽两侧表皮的压合。
所述产品托盘具有拼接结构,可以适应不同面积大小的表皮的厚度测量。
所述激光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扫描孔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
优选地,所述电动升降装置是一种电动多级升降装置。
优选地,所述激光传感器是一种三维激光测距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汽车内饰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延锋汽车内饰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15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
- 下一篇:轴承衬套检测机测高度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