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用阴极炭素振动成型机及其变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0189.5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2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光;赵进永;杨雄温;茶进忠;刘仁伟;吴仕喆;田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源鑫炭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4308 云南省红***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板 板段 衬板 内壁 变径模具 重锤 阴极 本实用新型 振动成型机 炭块 炭素 脱模 加压压力 使用性能 损失减少 外壁结构 下宽上窄 阴极炭块 均匀性 糊料 扩宽 外壁 模具 紧贴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变径模具,包括箱体及衬板,箱体的内壁呈长方形,衬板的外壁结构与箱体的内壁相对应,衬板的外壁紧贴于箱体的内壁并固定于箱体的内壁,衬板的内壁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段及第二板段,第一板段位于第二板段的上方,且第一板段呈长方形,第二板段呈梯形,第二板段的内径由其与第一板段的连接处向下逐渐扩宽,其中,呈梯形的第二板段形成下宽上窄的脱模角度,便于炭块的脱模,呈长方形的第一板段使重锤与衬板之间的间隙较小,从而便于重锤与模具的脱离,并使作用于糊料的重锤的加压压力损失减少,故炭块密度整体均匀性高,提高阴极炭块的使用性能及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具有该变径模具的铝用阴极炭素振动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用阴极炭素振动成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重锤与模具快速脱离的铝用阴极炭素振动成型机及其变径模具。
背景技术
铝用阴极炭素振动成型机是阴极系统生产过程中的核心设备,其中模具是振动成型机生产的重要部件,而衬板作为模具内壁的关键耐磨组件,其设计、材质选用都关系到成型机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
如图1-3所示,现有振动成型机的模具2的内沿均设计为梯形,而衬板3 则设计为长方形,衬板3紧贴模具2的内沿并利用螺栓紧固在模具2上,从而成为模具2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时让模具2形成上窄下宽的脱模角度,便于产品和模具2分离。
现有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重锤锤头4的外形尺寸设计不能大于模具2的上口最窄处的尺寸,生产过程中重锤锤头4加压、逐步下降时,重锤锤头4与模具2的间隙会越来越大,在振台1尺振动过程中会使部分物料从重锤锤头4 与模具2间隙中溢出,物料形成具有3~5mm厚、致密的片状填塞在重锤锤头4 的锤头与模具2间隙之间,导致重锤锤头4提升时阻力大幅增加,难以快速与模具2分离,处理重锤锤头4、模具2分离耽误生产时间,加大设备损耗,影响生产的连续性,降低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重锤锤头4、模具2之间存在间隙,生产时重锤锤头4下降过程中糊料持续从四周间隙溢出,卸掉了部分通过重锤锤头4施加在糊料上的加压压力后,将造成炭块四周边部受力低于其他部位,炭块边部结构趋于疏松,使炭块密度中高边低,炭块密度不均匀,影响阴极炭块使用性能及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实现生产过程中重锤与模具快速分离、且能使生产出的炭块密度更均匀、提高阴极炭块的使用性能及寿命的铝用阴极炭素振动成型机及其变径模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生产过程中重锤与模具快速分离、且能使生产出的炭块密度更均匀、提高阴极炭块的使用性能及寿命的变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生产过程中重锤与模具快速分离、且能使生产出的炭块密度更均匀、提高阴极炭块的使用性能及寿命的铝用阴极炭素振动成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变径模具,适用于铝用阴极炭素振动成型机,其包括箱体及衬板,所述箱体的内壁呈长方形,所述衬板的外壁结构与所述箱体的内壁相对应,所述衬板的外壁紧贴于所述箱体的内壁并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衬板的内壁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段及第二板段,所述第一板段位于所述第二板段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板段呈长方形,所述第二板段呈梯形,所述第二板段的内径由其与所述第一板段的连接处向下逐渐扩宽。
较佳地,所述第二板段的内径由其与所述第一板段的连接处以5.7°的变径角度向下扩宽从而形成梯形,因此,脱模时炭块与衬板接触面以5.7°形成下宽上窄的脱模角度,便于振动结束时炭块与衬板的快速脱开。
较佳地,所述衬板上开设有联结孔,藉由穿设于所述联结孔内连接件将所述衬板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
较佳地,所述第一板段的上部棱处呈30°倒角设置,因此,便于将重锤导入衬板内。
较佳地,所述衬板为整体浇注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源鑫炭素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源鑫炭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01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